《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以欢快的笔调描绘新春佳节万象更新的景象。前两句"爆竹声"与"春风暖"从听觉和触觉切入,展现节日喜庆氛围;后两句"曈曈日"的灿烂阳光与"新桃换旧符"的民俗细节,象征除旧布新的时代气象。全诗语言通俗明快,意象鲜明生动,将个人改革抱负融入传统节俗描写,体现了王安石诗歌"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元日》此诗作于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期间。诗人借元日习俗隐喻政治改革,"新桃换旧符"既写实又双关,反映其"变风俗,立法度"的变法思想。作品突破传统应制诗的框架,将政治理想注入岁时题材,开创了宋代节日诗的新境界,对后世春节诗词创作影响深远。
翻译注释
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1)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2)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3)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4)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5)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6)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