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宋代〕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品简介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以欢快的笔调描绘新春佳节万象更新的景象。前两句"爆竹声"与"春风暖"从听觉和触觉切入,展现节日喜庆氛围;后两句"曈曈日"的灿烂阳光与"新桃换旧符"的民俗细节,象征除旧布新的时代气象。全诗语言通俗明快,意象鲜明生动,将个人改革抱负融入传统节俗描写,体现了王安石诗歌"雅俗共赏"的独特风格。

创作背景

《元日》此诗作于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期间。诗人借元日习俗隐喻政治改革,"新桃换旧符"既写实又双关,反映其"变风俗,立法度"的变法思想。作品突破传统应制诗的框架,将政治理想注入岁时题材,开创了宋代节日诗的新境界,对后世春节诗词创作影响深远。

翻译注释

翻译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注释

(1)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

(2)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3)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4)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

(5)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6)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全文拼音版

yuán
bàozhúshēngzhōngsuìchúchūnfēngsòngnuǎn
qiānménwàntóngtóngzǒngxīntáohuànjiù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江西临川人。他主持“熙宁变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等新政,力图富国强兵,虽争议巨大却影响深远。文学成就斐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峭拔简劲,政论犀利,代表作《元日》《泊船瓜洲》等传诵千古。晚年退居江宁(今南京),潜心著述。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改革精神与文学造诣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关推荐

山居秋暝

〔唐代〕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