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送李十二

〔唐代〕王昌龄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作品简介

《巴陵送李十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为赠别友人李白而作,表达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全诗活用秦风《兼葭》诗意,便觉意味深长。

创作背景

王昌龄第一次遭贬,约在开元二十六年被谪岭南。开元二十七年(739)二月,玄宗加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左降官量移近处。王昌龄自岭南贬所遇赦北归,是年秋至巴陵。李白当年春至初夏在安宜,夏时漫游于吴地,秋间舟行到巴陵适遇王昌龄。旋分手,王写诗送别。

翻译注释

翻译

巴陵飘荡于大洲小渚之间,成为分水岭。你有行动,清风便传来消息。

山长城小,难见秋色;日落秋深有蒹葭,你去水云都是空,江山为之减色。

注释

(1)巴陵:唐岳州巴陵郡,治所巴陵县,即今湖南岳阳。

(2)李十二:李白,排行十二,故称。

(3)摇曳:一作“摇枻”。摇枻,荡桨。司马相如《子虚赋》: “扬桂枻。”

(4)便风:顺风。杨炯《梅花落》: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5)蒹葭:荻与芦苇。这里既是写秋江风景,又兼用《诗经·秦风·蒹葭》怀人意。

全文拼音版

língsòngshíèr
yáolíngzhōuzhǔfēnqīngjiāngchuán便biànfēngwén
shānchángjiànqiūchéngjiānjiākōngshuǐyún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并称“联璧”。代表作《从军行》《出塞》等雄浑豪迈,展现边塞风光与将士壮志;《芙蓉楼送辛渐》等送别诗则含蓄深婉。曾任江宁丞、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闾丘晓杀害。诗风刚健清新,尤擅刻画边塞与宫怨题材,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昌龄的诗

相关推荐

巴丘书事

〔宋代〕陈与义

三分书里识巴丘,临老避胡初一游。

晚木声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阳楼。

四年风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乱洲。

未必上流须鲁肃,腐儒空白九分头。

巴陵别刘处士

〔唐代〕王昌龄

刘生隐岳阳,心远洞庭水。

偃帆入山郭,一宿楚云里。

竹映秋馆深,月寒江风起。

烟波桂阳接,日夕数千里。

袅袅清夜猿,孤舟坐如此。

湘中有来雁,雨雪候音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