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

〔唐代〕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作品简介

《阴雨》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寥寥数语展现出当时的景象;后四句则笔锋一转写到自己心中思念着故乡,而那幽深仿徨的思绪只能依靠北窗下的琴来排解了。全诗情溢于景,动人心扉;句式工整,浑然天成。

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诏授忠州刺史。忠州(今四川忠县)虽然是远离帝京的小城,也算是贬官后一次仕途的升迁。他怀着忧喜掺杂的心情,沿长江经岳阳入峡,途中写下不少有名的诗篇,这首《阴雨》就是其中之一。

翻译注释

翻译

今天的山岚雾霭特别的重,天涯广阔这里却是如此的偏僻深远。

闻见滩头江水带来的秋意扑面而来,山谷的气候湿润,晴天也多像阴天。

望向帝京但是云遮住了眼,想着故乡,檐上的雨一滴滴的滴到心里。

用什么来安慰我这幽深彷徨的思绪?唯赖这北窗下的琴来解我心中孤独。

注释

(1)岚雾:二者实一物,在江曰雾,在山曰岚。

(2)此地:指忠州。

(3)峡气:指雾气。

(4)望阙:眷念朝廷。阙,宫门楼观,代指朝廷。

(5)思乡雨滴心:意谓旅客思乡,雨声落地滴滴打在心头。

(6)幽独:寂寞孤独。

(7)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此句化用此事。

全文拼音版

yīn
lánjīnzhāozhòngjiāngshānshēn
tānshēngqiūgèngxiáxiǎoduōyīn
wàngquèyúnzhēyǎnxiāngxīn
jiāngwèiyōulàiběichuāngqín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太原,生于新郑(今属河南)。其诗通俗晓畅,反映社会现实,代表作《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广为传诵。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因直言进谏被贬江州司马。晚年闲居洛阳,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与元稹并称"元白",诗作流传极广,甚至远播海外,对后世影响深远。

白居易的诗

相关推荐

秦风·无衣

〔先秦〕诗经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双井茶送子瞻

〔宋代〕黄庭坚

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

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

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

为公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

宝剑吟

〔宋代〕陆游

幽人枕宝剑,殷殷夜有声。

人言剑化龙,直恐兴风霆。

不然愤狂虏,慨然思遐征。

取酒起酹剑,至宝当潜形。

岂无知君者,时来自施行。

一匣有余地,胡为鸣不平。

筹笔驿

〔唐代〕罗隐

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谯周。

唯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

更漏子·相见稀

〔唐代〕温庭筠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示秬秸

〔宋代〕张耒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

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