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送别》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王维在山中送别友人后,作《山中送别》这首小诗以表达自己期盼能与友人来年再聚。因资料缺乏,此诗创作时间在何年、送别对象为何人,均难以确证。
翻译注释
翻译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
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注释
(1)掩:关闭。
(2)柴扉:柴门,用荆条或树枝编扎的简陋的门。
(3)明年:一作“年年”。
(4)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王维的诗
相关推荐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山鬼谣·问何年此山来此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一杯谁举?举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昨夜龙湫风雨,门前石浪掀舞。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依约处,还问我:清游杖屦公良苦。神交心许。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山行留客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山村五绝·其一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山陂
山陂院落今挼钟,城郭楼台已放灯。
白发逢春唯有睡,睡闻啼鸟亦生憎!
山村咏怀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山家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
山坡羊·长安怀古
骊山横岫,渭河环秀,山河百二还如旧。狐兔悲,草木秋。
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愈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
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
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山坡羊·须教人倦
须教人倦,须教人怨,临危不与人方便。吃腥膻,着新鲜,一朝报应天公变,行止不依他在先。饥,也怨天;寒,也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