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

〔宋代〕刘克庄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作品简介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是宋代词人刘克庄的词作。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告别词,描写了两位饱受压抑而又不甘屈服的狂士的离别,上片写临行前的情景,下片写饯别情景。此词所写的饯别场面,被装点得很像一出动人的独幕剧。全词忧愤深沉、豪情激越,发展了词的散文化、议论化特点,体现了辛派词人的特色。

创作背景

《一剪梅·余赴广东实之夜饯于风亭》此词作于宋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冬,当时刘克庄被贬广东任广南东路提举常平官,王迈为之送行。王迈,字实之,是刘克庄的好朋友。刘克庄称赞他:“天壤王郎,数人物方今第一。”(《满江红·送王实之》)反映出对他的敬重、赏识。在刘克庄奔赴广东之际,王迈夜半相送,情谊之真挚已然可知。

刘克庄以锐意改革而屡受打击的刘禹锡自比。刘禹锡曾因讽刺朝中新贵被贬;刘克庄则因《落梅》诗中有“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之句,被人指为“讪谤当国”而被罢官。在作此诗之前,他已被三次削职。他在《病后访梅九绝》中有一首诗说:“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其愤慨怅然之情,及其清品傲骨,表现得非常清楚,与唐代的诗豪刘禹锡相比,亦觉无愧。此时到广东做路一级的官,他“不以入岭为难”,然内心如刘禹锡式的不平之气,是不会遽然消失的。

翻译注释

翻译

举着用乱麻束成的火把,在天亮之前,我赶了十多里路,挑走我的诗书文章,扔下诸多衣服与行囊,准备赴广南东路做提举常平官。天气寒冷,道路很滑,连马蹄都冻得僵硬了,我们行动极为艰难。前来送行的一帮人中以好友实之这个姓王的为首,他们一伙人远道而来,亲送我这个姓刘的郎君。浓浓夜色里,他们一群人聚在风亭之中,为我饯行。

我们高举酒杯,痛饮离别之酒,直喝得耳根子发热,腮帮子发烧。兴致一来,不由得高谈阔论,诵诗吟词,壮辞迭出,豪言频发,语惊临座,言震四周。大家越说越兴奋,越兴奋越喝酒,越喝越兴奋,循环往复,以至酒醉人狂,手舞足蹈,推倒了屏风,掀翻了交椅。临座的食客都被我们吸引住了,纷纷拍手取笑我们的放荡无羁与疏放狂妄。岂不知,人生在世,难得知音相遇,疏放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狂妄一点又有什么妨碍呢!

注释

(1)束缊:把乱麻捆起来,做成照明的火把。

(2)宵行:由《诗经·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转化而来,暗示远行劳苦之意。

(3)诗囊:装诗书的袋子。

(4)元:通“原”。

(5)王郎:指王实之。

(6)刘郎:指作者自己。唐代刘禹锡多次被贬,自称“刘郎”,此暗用其意。

(7)胡床:坐具,即交椅,可以转缩,便于携带。

(8)疏狂:意为不受拘束,纵情任性。

全文拼音版

jiǎnméi··广guǎngdōngshízhījiànfēngtíng
shùyùnxiāoxíngshíqiángtiāoshīnángpāolenángtiānhánhuájiāngyuánshìwánglángláisòngliúláng
jiǔhāněrshuōwénzhāngjīngdǎolínqiángtuīdǎochuángpángguānpāishǒuxiàoshūkuángshūyòufángkuángyòufáng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今属福建)人。初名灼,师事真德秀。以荫入仕,淳祐六年(1246)赐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兼侍读。诗词均擅,是南宋江湖诗人,辛派重要词人。著述宏富,今存有《后村先生大全集》,词集有《后村别调》。

刘克庄的诗

相关推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代〕唐伯虎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剪梅·中秋无月

〔宋代〕辛弃疾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栊。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咏柳

〔明代〕夏完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一剪梅·怀旧

〔元代〕汪元量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

一团燕月明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

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

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一剪梅·袁州解印

〔宋代〕刘克庄

陌上行人怪府公。还是诗穷,还是文穷。下车上马太匆匆,来是春风,去是秋风。

阶衔免得带兵农。嬉到昏钟,睡到斋钟。不消提岳与知宫,唤作山翁,唤作溪翁。

一剪梅·襄樊四载弄干戈

〔宋代〕杨佥判

襄樊四载弄干戈,不见渔歌,不见樵歌。试问如今事若何?金也消磨,谷也消磨。

柘枝不用舞婆娑,丑也能多,恶也能多!朱门日日买朱娥。军事如何?民事如何?

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宋代〕蔡伸

堆枕乌云堕翠翘。午梦惊回,满眼春娇。嬛嬛一袅楚宫腰。那更春来,玉减香消。

柳下朱门傍小桥。几度红窗,误认鸣镳。断肠风月可怜宵。忍使恹恹,两处无聊。

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明代〕唐伯虎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宋代〕刘仙伦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