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弹筝者

〔元代〕萨都剌

银甲弹冰五十弦,海门风急雁行偏。

故人情怨知多少,扬子江头月满船。

作品简介

《赠弹筝者》是元代诗人萨都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说弹筝者技巧高明及筝曲给人的感受;后两句写诗人沉浸在筝曲之中,感慨万千,同时点明了弹筝的地点、环境。诗中用文字形容声音,运用了借景抒情、暗喻等手法,别具特色,耐人品味。

创作背景

清萨龙光将这首诗归入元泰定四年(1327),即萨都剌登进士第前后。诗题中的“弹筝者”,一般认为指当时扬州筝工沈生。元代另一位诗人张翥的词《声声慢》,题下说明“扬州筝工沈生弹虞学士深《浣溪沙》,求赋”,后人认为沈生与当时的文人墨客有交往,这首诗中的弹筝者大约也是这位沈生。作者听他弹奏一曲,有感而发作下《赠弹筝者》此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银制的假指甲弹着五十弦的古筝,美妙动听的筝声使得海风骤起大雁也想停下听听。

相识的人们啊究竟有多少离情别怨,似水的月光洒满停泊在杨子江头的船中。

注释

(1)银甲:银制的假指甲,套于指上用以弹筝。

(2)弹冰:指拨弦演奏,琴弦在古时候经常被美称为“冰弦”。

(3)五十弦:形容弦之多,“五十”是约数。

(4)海门:地名,元代属扬州路,靠近海边。当时萨都剌的弟弟萨天与滞留海门附近。

(5)雁行:一是指大雁迁徙的习惯,多是排成整齐的队列一起飞行;二是指筝的琴弦下用来捆绑琴弦、用以调节弦的松紧的小柱,琴柱因为在筝面上斜斜排列成行,犹如大雁在天上飞行。

全文拼音版

zèngdànzhēngzhě
yínjiǎdànbīngshíxiánhǎiménfēngyànxíngpiān
rénqíngyuànzhīduōshǎoyángzijiāngtóuyuèmǎnchuán

作者介绍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著名诗人、画家。字天锡,号直斋,回回人。祖思兰不花,父阿鲁赤世居雁门(今山西代县),故称雁门萨氏。泰定四年进士。官至淮西江北道廉访司经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绮丽,自成一家,尤以宫词、山水诗闻名。亦善书画。著有《雁门集》。

相关推荐

赠刘司户蕡

〔唐代〕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赠郭将军

〔唐代〕李白

将军少年出武威,入掌银台护紫微。

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爱子临风吹玉笛,美人向月舞罗衣。

畴昔雄豪如梦里,相逢且欲醉春晖。

赠薛校书

〔唐代〕李白

我有吴趋曲,无人知此音。

姑苏成蔓草,麋鹿空悲吟。

未夸观涛作,空郁钓鳌心。

举手谢东海,虚行归故林。

赠友人三首·其二

〔唐代〕李白

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

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

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

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

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

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

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

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

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