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舟次感成

〔清代〕蒋士铨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 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舟次感成》是清代诗人蒋士铨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抒分离别居痛苦,写的尤为凄楚;下片抒夫妻相思之情,从时序落笔,言时时相思。此词多次使用比喻手法,贴切、自然,富有较强的表现力。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舟次感成》此词作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十月南归途中。蒋士铨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二月聘张氏,同年十一月成婚,此后常年在外求学、游历,与妻子相聚时日甚少,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其长子蒋知廉出生的消息也是在旅途中才得知的。词人浮舟秋河之上,念及爱妻千里之远,不禁鼻酸眼热,写下这首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我俩婚后既像一对同命鸟,又都是两条可怜虫。妻子思念我的热泪就像秋天的银河,一点一滴尽洒在东方的天空。十年来妻子一直独守空楼作新妇,九年里我却一直在天涯漂泊,如今妻子已憔悴得首如飞蓬。年月时光在愁病里度过,烦乱的心绪一直在离别痛苦的缠绕之中。

咏春蚕之句以寄思,疑鸿雁传书以见情,泣秋蛋之鸣以抒发心中的悲痛。谁又曾见过,我的妻子过着珠围翠绕的富裕豪华生活,满脸笑容地沐浴着春风?听说她如今已十分消瘦,因为我而受了两次折磨,辛苦地操持生活,还要牵挂着我这位梁鸿。谁能想象我俩今夜远隔千里,为思念对方却各自默默地对着摇红的弱亮灯火!

注释

(1)水调歌头: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又名《元会曲》《凯歌》等。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下片十句,皆四平韵。另有偷声、添字、减字者,皆为变体。

(2)共命鸟:一身两头之鸟,《杂宝藏经》谓之共命鸟,《阿弥陀经》谓之共命之鸟。《翻译名义集》云:"《杂宝藏经》:‘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识神各异,同共报命。’”

(3)可怜虫:这里指遭遇困难的人。《企喻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

(4)秋河:萧纲《七励》:“秋河晓碧。”秋河为秋夜的银河,为牵牛织女二星隔离之处,故作者联想及之。

(5)春蚕:指唐代诗人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吟哦这动人心雁的情诗,表达词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6)疑夏雁:盼望雁捎书信,而夏天无雁,故云疑。

(7)泣秋蛩:谓位如秋蛩之鸣。

(8)几见珠围翠绕:几见,几曾见过,意为从未见过。珠,珍珠。翠,悲翠。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依旧有翠绕珠围。”形容女子服饰华丽,也比喻随侍的女子很多。这里谓妻子终年操劳,未曾过上富裕的日子。

(9)两番磨折:按作者在京官翰林院编修,丁母忧,服除,力疾人都补官,逾二年,记名以御史用,未几仍以疾乞休。两番磨折,指两次乞归。作者在仕途上的两次折磨,也引起了妻子为自己而担心。

(10)梁鸿:东汉人,有贤妻孟光,夫妇相敬重有礼。作者以梁鸿自比,言外即以妻子比孟光。

全文拼音版

shuǐdiàotóu··zhōugǎnchéng
ǒuwèigòngmìngniǎodōushìliánchónglèiqiūxiāngshìdiǎndiǎnzhùtiāndōngshízàilóuzhōngxīnjiǔzàitiān婿shǒushìfēipéng niánguāngchóubìngxīnbiézhōng
yǒngchūncánxiàyànqiūqióngjiànzhūwéicuìràohánxiàozuòdōngfēngwéndàoshífēnxiāoshòuwèiliǎngfānzhéxīnniànliáng鸿hóngshuízhīqiānduìdēnghóng

作者介绍

蒋士铨(1725—1785),字心馀、清容、苕生,号藏园,铅山(今属江西)人。乾、嘉时期一位有影响的诗人,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投编修。工诗、词、剧曲,词格与陈维崧为近。著有《铜弦词》。

蒋士铨的诗

相关推荐

水调歌头·游泳

〔近代〕毛泽东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宋代〕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水调歌头·呈汉阳使君

〔宋代〕王以宁

大别我知友,突兀起西州。十年重见,依旧秀色照清眸。常记鲒碕狂客,邀我登楼雪霁,杖策拥羊裘。山吐月千仞,残夜水明楼。

黄粱梦,未觉枕,几经秋。与君邂逅,相逐飞步碧山头。举酒一觞今古,叹息英雄骨冷,清泪不能收。鹦鹉更谁赋,遗恨满芳州。

水调歌头·题剑阁

〔宋代〕崔与之

万里云间戍,立马剑门关。乱山极目无际,直北是长安。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还。手写留屯奏,炯炯寸心丹。

对青灯,搔白首,漏声残。老来勋业未就,妨却一身闲。梅岭绿阴青子,蒲涧清泉白石,怪我旧盟寒。烽火平安夜,归梦绕家山。

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宋代〕范成大

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今年新梦,忽到黄鹤旧山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镜独空浮。

敛秦烟,收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眼,应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酾酒问蟾兔,肯去伴沧洲?

水调歌头·空濛玉华晓

〔金代〕元好问

空濛玉华晓,潇洒石淙秋。嵩高大有佳处,元在玉溪头。翠壁丹崖千丈,古木寒藤两岸,村落带林丘。今日好风色,可以放吾舟。

百年来,算惟有,此翁游。山川邂逅佳客,猿鸟亦相留。父老鸡豚乡社,儿女篮舆竹几,来往亦风流。万事已华发,吾道付沧洲。

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

〔清代〕张惠言

今日非昨日,明日复何如?朅来真悔何事,不读十年书。为问东风吹老,几度枫江兰径,千里转平芜?寂寞斜阳外,渺渺正愁予!

千古意,君知否?只斯须。名山料理身后,也算古人愚。一夜庭前绿遍,三月雨中红透,天地入吾庐。容易众芳歇,莫听子规呼。

水调歌头·百年复几许

〔清代〕张惠言

百年复几许,慷慨一何多!子当为我击筑,我为子高歌。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风波。

生平事,天付与,且婆娑。几人尘外相视,一笑醉颜酡。看到浮云过了,又恐堂堂岁月,一掷去如梭。劝子且秉烛,为驻好春过。

水调歌头·再用韵答李子永提干

〔宋代〕辛弃疾

君莫赋幽愤,一语试相开:长安车马道上,平地起崔嵬。我愧渊明久矣,独借此翁湔洗,素壁写归来。斜日透虚隙,一线万飞埃。

断吾生,左持蟹,右持杯。买山自种云树,山下斸烟莱。百炼都成绕指,万事直须称好,人世几舆台。刘郎更堪笑,刚赋看花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