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二

〔宋代〕杨万里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

山北面的溪流声一路迎接着我,山南面的溪流作响为我送行。

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我知道溪水向金陵流去,若流过了金陵就不要向我传达声响了。

注释

(1)溪声:溪涧的流水声。

(2)流向:水流动的方向。

(3)金陵:古邑名。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设金陵邑。

(4)寄声:托人传话。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二拼音版

guòsōngyuánchénchuīgōngdiànliùshǒu··èr
shānběishēngyíngshānnánxiǎngsòngrénxíng
zhīliúxiàngjīnlíngruòguòjīnlíngshēng

作品简介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其二》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以溪水为线索,通过"山北溪声"与"山南溪响"的呼应,巧妙构建出旅途中的空间转换与听觉体验。后两句"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赋予溪水人格化特征,在看似随意的叮嘱中暗含深沉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象流动活泼,展现了杨万里"诚斋体"善用拟人、寓情于景的典型风格。

创作背景

杨万里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所以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十一月,杨万里以直龙图阁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权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治所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绍熙三年(1192)八月,改知赣州,不赴,乞祠。这组诗第六首中“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与《午憩马家店》中“生衣兼草靸,年例试春风”正相合,既称“年例”(每年如此),可知非绍熙二年事,当作于绍熙三年春,诗人时年六十六岁。他外出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这组诗。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其诗清新自然,语言活泼,自成“诚斋体”,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善捕生活情趣,充满童真与理趣。力主抗金,官至宝谟阁直学士,晚年隐居乡里。诗作突破江西诗派束缚,开创白话写景新风,对后世影响深远。杨万里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过天生桥

〔明代〕王守仁

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

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

徒闻鹊架横秋夕,漫说秦鞭到海东。

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

过晋阳故城书事

〔金代〕元好问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十里。

中原北门形势雄,想见城阙云烟中。

望川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摧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著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觚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余百所。

鬼役天才千万古,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禨祥,万夫畚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看官家筑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