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桃叶渡

〔清代〕郑板桥

桥低红板,正秦淮水长,绿杨飘撇。管领春风陪舞燕,带露含凄惜别。烟软梨花,雨娇寒食,芳草催时节。画船箫鼓,歌声缭绕空阔。

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一缕红丝偏系左,闺阁几多埋没。假使夷光,苎萝终老,谁道倾城哲?王郎一曲,千秋艳说江楫。

作品简介

《念奴娇·桃叶渡》是清代词人郑板桥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上片描写南京桃叶渡的现实景色,下片转而想到历代无数被埋没的杰出女子。词人为他们的不同人生遭遇而鸣不平。全词表现了词人对历史兴亡的感叹,并寓含忧念现世的情怀。

创作背景

雍正十年(1732年)春,词人在南京江南贡院参加乡试,在乡试前后游览了桃叶渡,有感而发创作了《念奴娇·桃叶渡》。

翻译注释

翻译

秦淮河涨水的季节,桥显得低了,杨树飘荡着枝条。绿杨带领着春风陪着燕子飞舞,带着露珠凄然离别。在轻烟细雨之中,来到了梨花开放、芳草吐绿的寒食季节。画船上歌舞音乐缭绕。

古今如桃根、桃叶色艺都佳的女子,并不在少数。月下老人偏把红丝线拴在桃叶足上,她有幸嫁给王献之,因而扬名后世,而更多的女子则湮没无闻。当年西施如果终老故乡,谁还会称道她的美貌呢?由于王献之一首《桃叶词》,而使桃叶渡江之事流传千古。

注释

(1)桃叶渡:在秦淮河与清溪汇合处。相传晋王献之送妾桃叶于此渡江。她往来于秦准两岸时,王献之放心不下,常常都亲自在渡口迎送,并为之作《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渡口名声大噪久而久之南浦渡也就被称呼为桃叶渡了。桃叶渡是南京古名胜之一,位列于金陵四十八景内。

(2)长:通“涨”。

(3)绿杨:绿色的杨柳,古人常用折杨柳枝表示伤春惜别。

(4)飘撇:摆动。

(5)桃根:桃叶妹。

(6)左:指桃叶。古礼以左为尊贵,帮姊妹相论,姊为左。

(7)夷光:西施的别名,春秋时越国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美女。越王勾践把她献给吴王夫差。

(8)苎萝:西施、郑旦的出生地。在浙江诸暨南。

(9)倾城哲:谓绝美的女子。

(10)艳说:羡慕地称道。

(11)江楫:这里指献之送桃叶渡江之事。

全文拼音版

niànjiāo··táo
qiáohóngbǎnzhèngqínhuáishuǐzhǎng绿yángpiāopiēguǎnlǐngchūnfēngpéiyàndàihánbiéyānruǎnhuājiāohánshífāngcǎocuīshíjiéhuàchuánxiāoshēngliáoràokōngkuò
jiūjìngtáotáogēnjīnshǎochēngshuāngjuéhóngpiānzuǒguīduōmáiméijiǎ使shǐguāngzhùluózhōnglǎoshuídàoqīngchéngzhéwánglángqiānqiūyànshuōjiāng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书法自创“六分半书”,兼融隶楷,风格奇崛。其诗直抒胸臆,如《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彰显孤傲品格。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为官清廉,后因赈灾忤逆上司罢官,卖画为生。诗书画皆重个性表达,主张“删繁就简”,对后世文人艺术影响深远。

郑板桥的诗

相关推荐

念奴娇·中秋

〔宋代〕苏轼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念奴娇·天丁震怒

〔金代〕完颜亮

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真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缟带占旗脚。色映戈矛,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虎豪雄,偏裨英勇,共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

酹江月·观潮应制

〔宋代〕吴琚

玉虹遥挂,望青山隐隐,一眉如抹。忽觉天风吹海立,好似春霆初发。白马凌空,琼鳌驾水,日夜朝天阙。飞龙舞凤,郁葱环拱吴越。

此景天下应无,东南形胜,伟观真奇绝。好是吴儿飞彩帜,蹴起一江秋雪。黄屋天临,水犀云拥,看击中流楫。晚来波静,海门飞上明月。

念奴娇·闹红一舸

〔宋代〕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菇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人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念奴娇·春情

〔宋代〕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念奴娇·胭脂井

〔清代〕郑板桥

辘辘转转,把繁华旧梦,转归何处?只有青山围故国,黄叶西风菜圃。拾橡瑶阶,打鱼宫沼,薄暮人归去。铜瓶百丈,哀音历历如诉。

过江咫尺迷楼,宇文化及,便是韩擒虎。井底胭脂联臂出,问尔萧娘何处?清夜游词,后庭花曲,唱彻江关女。词场本色,帝王家数然否?

念奴娇·感怀呈洪守

〔宋代〕刘仙伦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天高难叫,若为得诉忠语。

追念江左英雄,中兴事业,枉被奸臣误。不见翠华移跸处,枉负吾皇神武。击楫凭谁,问筹无计,何日宽忧顾。倚筇长叹,满怀清泪如雨。

念奴娇·过小孤山

〔宋代〕秦观

长江滚滚,东流去,激浪飞珠溅雪。独见一峰青崒嵂,当住中流万折。应是天公,恐他澜倒,特向江心设。屹然今古,舟郎指点争说。

岸边无数青山,萦回紫翠,掩映云千叠。都让洪涛恣汹涌,却把此峰孤绝。薄暮烟扉,高空日焕,谙历阴晴彻。行人过此,为君几度击楫。

念奴娇·题镇江多景楼用坡仙韵

〔元代〕白朴

江山信美,快平生、一览南州风物。落日金焦浮绀宇,铁瓮独残城壁。云拥潮来,水随天去,几点沙鸥雪。消磨不尽,古今天宝人杰。

遥望石冢巉然,参军此葬,万劫谁能发?桑梓龙荒惊叹后,几度生灵埋灭。往事休论,酒杯才近,照见星星髪。一声长啸,海门飞上明月。

念奴娇·劳劳亭

〔清代〕郑板桥

劳劳亭畔,被西风一吹,逼成衰柳。如线如丝无限恨,和风和烟僝偢。江上征帆,尊前别泪,眼底多情友。寸言不尽,斜阳脉脉凄瘦。

半生图利图名,闲中细算,十件常输九。跳尽胡孙妆尽戏,总被他家哄诱。马上旌笳,街头乞叫,一样归乌有。达将何乐?穷更不如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