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远

〔唐代〕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作品简介

《送远》是杜甫在战乱年代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以简练深沉的笔触刻画乱世离别的惨痛。首联"带甲满天地"突兀而起,营造出战火遍地的时代背景;"亲朋尽一哭"以集体痛哭的场景强化悲剧氛围。后两联通过"草木晚""霜雪清"的萧瑟意象,将个人离别延伸到对乱世飘零的普遍思考。全诗语言凝练却意蕴丰厚,在送别主题中寄寓了深广的时代忧患。

创作背景

《送远》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时杜甫弃官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带甲满天地"指安史之乱未平又逢吐蕃入侵,西北战事频仍。诗中"远行"者身份不明,或是诗人自况,或是为友人送别,在"关河霜雪"的背景下,将个人离别之痛与时代动荡紧密结合,体现了杜甫诗"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

翻译注释

翻译

天地间仿佛充满着身着战甲的将士,这兵荒马乱之际我为何要远行!

亲人和朋友都失声痛哭,我骑着马离开秦州这座孤城。

草木凋零,时间已入岁暮;关河冷落,途中霜雪飘零。

离别虽已是昨日的事情,但见到此情此景我还是有些伤感。

注释

(1)带甲:全副武装的战士。

(2)胡为:何为,为什么。

(3)亲朋:亲戚朋友。

(4)孤城:边远的孤立城寨或城镇。此指秦州(今属甘肃天水)。

(5)关河:关山河川。

(6)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因为想到古人离别时的伤感,还是会不断想起昨日离别的情景。

全文拼音版

sòngyuǎn
dàijiǎmǎntiānwéijūnyuǎnxíng
qīnpéngjìnānchéng
cǎosuìyuèwǎnguānshuāngxuěqīng
biézuóyīnjiànrénqíng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送友人入蜀

〔唐代〕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送杨瑗尉南海

〔唐代〕岑参

不择南州尉,高堂有老亲。

楼台重蜃气,邑里杂鲛人。

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

此乡多宝玉,慎莫厌清贫。

送征衣·过韶阳

〔宋代〕柳永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环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送岑征君归鸣皋山

〔唐代〕李白

岑公相门子,雅望归安石。

奕世皆夔龙,中台竟三拆。

至人达机兆,高揖九州伯。

奈何天地间,而作隐沦客。

贵道能全真,潜辉卧幽邻。

探元入窅默,观化游无垠。

光武有天下,严陵为故人。

虽登洛阳殿,不屈巢由身。

余亦谢明主,今称偃蹇臣。

登高览万古,思与广成邻。

蹈海宁受赏,还山非问津。

西来一摇扇,共拂元规尘。

送王孝廉觐省

〔唐代〕李白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注似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