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八首·其五

〔唐代〕杜甫

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汉间。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

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照朝班。

作品简介

《秋兴八首》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寓居四川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时创作的以遥望长安为主题的组诗,是杜诗七律的代表作。第五首描绘长安宫殿的巍峨壮丽,早朝场面的庄严肃穆,以及自己曾得“识圣颜”至今引为欣慰的回忆;

翻译注释

翻译

日复一日,大明宫遥望着终南山,却望不到。那些深居的隐士,天露和玉屑,都已被他们吸光饮尽。

青鸟报信,西王母自瑶池驾临,紫气弥漫,老子骑牛西去。

记得当年朝上,雉尾扇开合如同祥云移回,日光沐浴着圣殿,让我看清玄宗的容貌。

记得当年位列朝班,青琐门下意气风发,而现在,疾病无情地消磨着时光……秋已渐深。

注释

(1)蓬莱宫阙:指大明宫。蓬莱,汉宫名。唐高宗龙朔二年,重修大明宫,改名蓬莱宫。

(2)南山:即终南山。

(3)承露金茎:指仙人承露盘下的铜柱。

(4)霄汉间:高入云霄,形容承露金茎极高。

(5)瑶池:神化传说中女神西王母的住地,在昆仑山。

(6)王母:杨贵妃初度女道士,故唐人多以王母比之。

(7)东来紫气满函关:唐以老子为祖,屡征符端。

(8)云移:指宫扇云彩般地分开。

(9)雉尾:指雉尾扇,用雉尾编成,是帝王仪仗的一种。

(10)日绕龙鳞:形容皇帝衮袍上所绣的龙纹光彩夺目,如日光缭绕。

(11)圣颜:天子的容貌。

(12)照朝班:一作「点朝班」。

(13)卧沧江:指卧病夔州。

(14)岁晚:岁末,切诗题之“秋”字,兼伤年华老大。

(15)几回:言立朝时间之短,只不过几回而已。

(16)青琐:汉未央宫门名,门饰以青色,镂以连环花纹。后亦借指宫门。

(17)点朝班:指上朝时,殿上依班次点名传呼百官朝见天子。

全文拼音版

qiūxìngshǒu··
péngláigōngquēduìnánshānchéngjīnjīngxiāohànjiān
西wàngyáochíjiàngwángdōngláimǎnhánguān
yúnzhìwěikāigōngshànràolónglínshíshèngyán
cāngjiāngjīngsuìwǎnhuíqīngsuǒzhàocháobā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秋心三首·其一

〔清代〕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惟有秋魂不可招。

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

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

秋菊

〔唐代〕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

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

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

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秋浦寄内

〔唐代〕李白

我今寻阳去,辞家千里馀。

结荷倦水宿,却寄大雷书。

虽不同辛苦,怆离各自居。

我自入秋浦,三年北信疏。

红颜愁落尽,白发不能除。

有客自梁苑,手携五色鱼。

开鱼得锦字,归问我何如。

江山虽道阻,意合不为殊。

秋胡行二首·其二

〔魏晋〕曹丕

泛泛渌池,中有浮萍。

寄身流波,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菡萏垂荣。

朝采其实,夕佩其英。

采之遗谁?所思在庭。

双鱼比目,鸳鸯交颈。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秋思

〔唐代〕杜牧

热去解钳釱,飘萧秋半时。

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

发短梳未足,枕凉闲且欹。

平生分过此,何事不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