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全词低回宛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上阕着重写景,以气象宏大浑厚,意境深远,为下阕抒情设置了背景;下阕重在抒情,直抒胸臆,声情并茂,意致深婉。其主要特色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就是化用的这首诗中的名句。
苏幕遮·怀旧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苏幕遮·怀旧》这首词作于公元1040年(宋仁宗康定元年)至公元1043年(庆历三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翻译注释
翻译
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
(1)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2)波上寒烟翠: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3)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4)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黯:形容心情忧郁。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5)追旅思:撇不开羁旅的愁思。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思:心绪,情怀。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范仲淹的诗
相关推荐
苏幕遮·酒壶空
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
苏幕遮·寄曼叔桂林
望天涯,横雁阵。无际云山,一角斜阳衬。人隔天涯天反近。五岭迢迢,千里劳书信。
惹离愁,搔短鬓。憔悴形容,万劫留余烬。今日故人休我问。异日相逢,却恐难相认。
苏幕遮·尊酒盈
尊酒盈,炉烟袅。心事从前,都向今宵到。春去秋来容易老。莽莽红尘,断送人多少。
漏知更,钟破晓。无限凄凉,并入郎怀抱。酒不常盈烟又杳。只有青灯,夜夜来相照。
苏幕遮·暮寒生
暮寒生,香雾重。芳草春迟,未透阶儿缝。疏影横窗偏耐冻。新月多情,又把花枝弄。
夜方长,谁与共。枉刺鸳鸯,绣被还孤拥。听得箫声天外送。何日秦楼,携手骑双凤。
苏幕遮·赠京兆药市街赵公
赵公邀,吃水饭。颗颗珍珠,料料灵芝蔓。食就圆明生园苑。开阐琼花,不作凡躯楦。
合三光,分四宪。壮起精神,宝鼎童儿健。五色霞光同一建。此则充盈,得得平生愿。
苏幕遮·李公实索慵轩词
不梳头,不洗面。馁在其中,吃饭心怀倦。无病闲眠身懒转。有客来寻,问著仍慵喘。
不烧香,不礼念。落魄婪耽,酬了今生愿。日用不勤功怎见。紫诏来宣,大道无为显。
苏幕遮·倦凭阑
倦凭阑,低拥髻,丰颊秀眉,犹是年时意。昨夜西窗残梦里,一霎幽欢,不似人间世。
恨来迟,防醒易。梦里惊疑,何况醒时际。凉月满窗人不寐,香印成灰,总作回肠字。
苏幕遮·咏春
爇芳脐,烹瑞脑。染著衫襟,紧伴人昏晓。一点檀心难索讨。梦醒更深,越觉添烦恼。
润能熏,潮顿燥。著定宫闺,兰麝宜频捣。缕缕微烟缠不了,透尽孤眠,谁更知他好。
苏幕遮·纫兰以葬花图属题
曲屏闲,深院静。新绿如烟,烟外凉云暝。
才见繁英红玉莹。一霎东风,瘦尽春魂影。
把鸭锄,穿蝶径。脉脉相怜,人与花同命。
泪滴香坟残梦冷。谁更怜侬,薄慧翻成病。
苏幕遮·风情
玉骢骄,金勒富。策柳鞭花,醉向章台卧。
宝枕鸳屏留客住。燕子归时,帘卷青楼暮。
柳枝吟,桃叶渡。别语叮咛,回首成虚误。
鱼雁又将芳信阻。惆怅深情,梦断年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