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

〔清代〕李希圣

芙蓉别殿锁瀛台,落叶鸣蝉尽日哀。

宝帐尚留琼岛药,金釭空照玉阶台。

神仙已遣青鸾去,瀚海仍闻白雁来。

莫问禁垣芳草地,箧中秋扇已成灰。

作品简介

《西苑》是清代诗人李希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首句说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囚禁在瀛台,次句说他天天悼念珍妃;颈联说他被慈禧宜布为病重,实则毫无行动自由;颔联首句写他幻想和冤死的珍妃能重逢,次句说他只能在秋天听到白雁的哀唳而已;尾联说往事不堪回首,在这堂皇的宫廷内,珍妃已冤死八年了。全诗写景,有主有衬,有实有虚,意象的选取和布局都很精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以后,以慈禧为代表的腐巧的统治者仓皇西逃,曾经一度繁华绚丽的皇室西苑变得一片死寂。面对西苑衰败之景,曾任刑部主事的李希圣唏嘘不止,写下了《西苑》这首悲凉哀伤的七言律诗。

翻译注释

翻译

芙蓉别殿锁住了瀛台,落叶鸣蝉整日哀鸣。

帐内遗留着仙山神药,宫灯映照着玉阶台。

神仙已遣走了青鸾鸟,听说瀚海白雁到来。

不要问禁垣中芳草地,放在箧中的秋扇已化成灰。

注释

(1)西苑:即今中南海和北海,为清代皇家禁苑。

(2)瀛台:在中南海。戊戊政变后,慈禧太后囚光绪帝于此。

(3)金釭:灯盏。

(4)青鸾:神话中的青鸟,借指珍妃。

(5)白雁:南宋末民遥:“江南破破、白雁来过。”白雁为元将伯颜谐音。此处借指西方帝国主义。

(6)禁垣:宫墙之内,指帝王居处。

(7)秋扇:借指珍妃。

全文拼音版

西yuàn
róngbié殿diànsuǒyíngtáiluòmíngchánjǐnāi
bǎozhàngshàngliúqióngdǎoyàojīngāngkōngzhàojiētái
shénxiānqiǎnqīngluánhànhǎiréngwénbáiyànlái
wènjìnyuánfāngcǎoqièzhōngqiūshànchénghuī

作者介绍

李希圣(1864—1905),字亦元,一作亦园,号卧公,湖南湘乡人,晚清诗人。光绪壬辰(1890年)进士,官刑部主事。诗学李商隐,多七律之作。以李商隐自许。诗多涉及近代史实,《西苑》《望帝》咏光绪事,名篇《湘君》咏珍妃事,哀婉凄绝,传诵一时。著有《雁影斋诗》《政务处开办条例明辨》。又颇有史才,著有《光绪会计录》《庚子传信录》。

李希圣的诗

相关推荐

西江月·梅花

〔宋代〕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西楼

〔宋代〕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西平乐·稚柳苏晴

〔宋代〕周邦彦

稚柳苏晴,故溪歇雨,川迥未觉春赊。驼褐寒侵,正怜初日,轻阴抵死须遮。叹事逐孤鸿尽去,身与塘蒲共晚,争知向此,征途迢递,伫立尘沙。追念朱颜翠发,曾到处、故地使人嗟。

道连三楚,天低四野,乔木依前,临路欹斜,重慕想、东陵晦迹,彭泽归来,左右琴书自乐,松菊相依,何况风流鬓未华。多谢故人,亲驰郑驿,时倒融尊,劝此淹留,共过芳时,翻令倦客思家。

西河·金陵怀古次美成韵

〔明代〕彭孙贻

龙虎地,繁华六代犹记。红衣落尽,只洲前,一双鹭起,秦淮日夜向东流,澄江如练无际。

白门外,枯杙倚,楼船朽橛难系。石头城坏,有燕子衔泥故垒。倡家犹唱后庭花,清商子夜流水。

卖花声过春满市。闹红楼,烟月千里。春色岂关人世。任野棠无主,流莺成对,衔入临春故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