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品简介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早期的五言古诗代表作。全诗以设问开篇,"齐鲁青未了"展现泰山绵延之势,"阴阳割昏晓"写出山势雄奇,"荡胸生云"抒发豪情壮志,末联"一览众山小"将诗意推向巅峰。诗人以虚实相生的手法,既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气象,又寄托了青年杜甫的远大抱负,被誉为"咏泰山第一诗",体现了盛唐诗歌雄浑壮美的艺术特色。

创作背景

《望岳》此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24岁的杜甫漫游齐赵时。当时诗人尚未经历仕途挫折,正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壮游时期。诗中"会当凌绝顶"的豪言,既展现了盛唐士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也预示了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政治理想。作为杜甫现存最早的山水诗之一,其雄浑的风格已显露出后来"沉郁顿挫"诗风的端倪,清代浦起龙评此诗为"杜子心胸气魄,于斯可观"。

翻译注释

翻译

五岳之首泰山的景象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没有尽头。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象全都汇聚其中,山南山北阴阳分解,晨昏不同。

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涤;看归鸟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显得渺小的群山。

注释

(1)岱宗:指泰山。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2)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

(3)如何:怎么样。

(4)齐鲁青未了:泰山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齐鲁:指齐与鲁,周代分封的两个诸侯国,在今山东一带。青:指山色。未了:不尽。

(5)造化钟神秀:大自然将神奇和秀丽集中于泰山。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6)阴阳割昏晓: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阴阳: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割:分。昏晓:黄昏和早晨。

(7)荡胸生曾云:层云生起,使心胸震荡。曾:同“层”。

(8)决眦入归鸟: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眦:眼眶。

(9)会当:终当,定要。

(10)凌绝顶: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

全文拼音版

wàngyuè
dàizōngqīngwèiliǎo
zàohuàzhōngshénxiùyīnyánghūnxiǎo
dàngxiōngshēngcéngyúnjuéguīniǎo
huìdānglíngjuédǐnglǎnzhòngshānxiǎo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相关推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代〕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代〕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送友人

〔唐代〕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商山早行

〔唐代〕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周南·关雎

〔先秦〕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