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

〔南北朝〕张正见

蓟北驰胡骑,城南接短兵。

云屯两阵合,剑聚七星明。

旗交无复影,角愤有余声。

战罢披军策,还嗟李少卿。

作品简介

《战城南》是南朝陈诗人张正见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该诗借古题以抒情,反映出战争的激烈残酷,以及对皇上不惜苦战者的愤懑不平。首两句交待战发之原因及战场,中间四句极写战争之激烈,末两句抒写战罢的感慨。全诗结构谨严,形象生动,气势悲壮,语言简洁凝练,有着凝重端丽之感。

创作背景

南朝自东晋建武元年(318年)立国,历经宋、齐、梁、陈,凡两百七十二年,系立国江南之偏安局面,亦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分裂。由于有之前汉代王朝大一统的辉煌规模,也使得东晋以来士人在南渡以后,时时刻刻以汉家雄风为唯一的帝国怀想,甚至一般汉代典章制度也成为南朝人士在时空思维上的自然投射。这种将南朝时空和汉代时空交糅融合的思维模式,在南朝一百多首边塞诗中表现得最为明显,作者虽然身处江南,但是由于特殊的处境,一方面受北方政敌的威逼,一方面又欲效汉代北伐匈奴之威势,所以会以边塞诗来构筑其心灵深处的汉代图腾。

翻译注释

翻译

敌人的骑兵奔驰在蓟北一带,城南在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

双方的士兵混战在一起,像聚集的云一样,士兵们手中的剑上雕刻的七星花纹更加明亮。

众多的旗交织在一起,使旗影都映不出来;号角声愤发的鸣响,余音缭绕不断。

战斗结束后翻阅兵书,嗟叹李陵的失败。

注释

(1)蓟北:古蓟县之北,泛指北部边疆。

(2)胡骑:胡人骑兵。

(3)接短兵:短兵相接。

(4)屯:聚集。

(5)聚:交合。

(6)交:交织。

(7)无复影:由于旗帜遮蔽天日,故而“无影”。

(8)角愤:角,号角。愤,积,郁积而怒懑。

(9)战罢:战争结束。

(10)披:翻阅。

(11)李少卿:即李陵,字少卿 。汉代名将李广之孙,汉武帝时任骑都尉,率步兵五千出击匈奴,战败不幸被俘,朝廷震怒,杀了他全家。

全文拼音版

zhànchéngnán
běichíchéngnánjiēduǎnbīng
yúntúnliǎngzhènjiànxīngmíng
jiāoyǐngjiǎofènyǒushēng
zhànjūnháijiēshǎoqīng

作者介绍

张正见(生卒年不详),字见赜,南朝陈清河东武城人。生年不详,卒于陈宣帝太建中(575年左右),年四十九。年十三,献赋,简文帝萧纲深为赞赏。梁武帝末年,官邵陵王国左常侍。梁元帝立,任通直散骑常侍,迁彭泽令,后避乱于匡俗山。陈武帝受禅,诏为镇东鄱阳王府墨曹行参军,累官至通直散骑侍郎、撰史著士。明人辑有《张散骑集》。《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辑得其诗九十二首。

相关推荐

战城南

〔唐代〕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战城南

〔两汉〕汉乐府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战城南

〔唐代〕卢照邻

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泛沔州城南郎官湖

〔唐代〕李白

张公多逸兴,共泛沔城隅。

当时秋月好,不减武昌都。

四座醉清光,为欢古来无。

郎官爱此水,因号郎官湖。

风流若未减,名与此山俱。

战城南

〔唐代〕李白

去年战桑乾源,今年战葱河道。

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

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

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

秦家筑城避胡处,汉家还有烽火然。

烽火然不息,征战无已时。

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

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

士卒涂草莽,将军空尔为。

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城南

〔宋代〕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符读书城南

〔唐代〕韩愈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闾。

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

少长聚嬉戏,不殊同队鱼。

年至十二三,头角稍相疏。

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

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一为马前卒,鞭背生虫蛆。

一为公与相,潭潭府中居。

问之何因尔,学与不学欤。

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

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

君子与小人,不系父母且。

不见公与相,起身自犁鉏。

不见三公后,寒饥出无驴。

文章岂不贵,经训乃菑畲。

潢潦无根源,朝满夕已除。

人不通古今,马牛而襟裾。

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时秋积雨霁,新凉入郊墟。

灯火稍可亲,简编可卷舒。

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战城南

〔南北朝〕吴均

躞蹀青骊马,往战城南畿。

五历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名慑武安将,血污秦王衣。

为君意气重,无功终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