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代〕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作品简介

《苦竹桥》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组诗《巽公院五咏》中的第五首诗。此诗主要是吟咏龙兴寺苦竹桥的景物,实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山水诗。

苦竹,本是楚地湘南极其普通的一种竹子,甚至连名字都带有带有一些贬义,但柳宗元却从中发现了诗意,以桥引竹,同时联系自己身世遭遇,寓苦竹为“虚心”的竹。

翻译注释

翻译

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

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

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

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

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注释

(1)危桥:高桥。

(2)属:连接。

(3)幽径:幽深的小路。

(4)迸:裂,开。

(5)箨:竹笋上一层一层的皮,即笋壳。

(6)筠:竹皮。

(7)虚心:空心。

(8)瞰:望,俯视,向下看。

(9)聆:听。

(10)吟:成调的声音。

(11)差池:参差不齐。

(12)嘲哳:亦作“啁哳”,形容声音杂乱细碎。

(13)谅:料想,实在。

(14)要津:重要的渡口,隐喻重要的职位。

全文拼音版

xùngōngyuànyǒng··zhúqiáo
wēiqiáoshǔyōujìngliáorào穿chuānshūlín
bèngtuòfēnjiéqīngyúnbàoxīn
kànjuānjuānliúyǎnglíngxiāoxiāoyín
chāchíxiàyānzhāozhāmíngshānqín
liàngyàojīnyòngyǒuyīn

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同列“唐宋八大家”。其文峭拔峻洁,寓言、山水游记尤佳,代表作《捕蛇者说》《小石潭记》等揭露时弊,寄寓孤愤。因参与“永贞革新”被贬永州、柳州,故又称“柳柳州”。诗亦清峻,与刘禹锡并称“刘柳”。其哲学著作《天说》等体现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宗元的诗

相关推荐

秋夜独坐

〔唐代〕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蝶恋花·手剔银灯惊炷短

〔近代〕王国维

手剔银灯惊炷短,拥髻无言,脉脉生清怨。此恨今宵争得浅,思量旧日恩情遍。

月影移帘风过院,待到归来,传尽中宫箭。故拥绣衾遮素面,赚他醉里频频唤。

出自蓟北门行

〔唐代〕李白

虏阵横北荒,胡星耀精芒。

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

虎竹救边急,戎车森已行。

明主不安席,按剑心飞扬。

推毂出猛将,连旗登战场。

兵威冲绝幕,杀气凌穹苍。

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旁。

孟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

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

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

单于一平荡,种落自奔亡。

收功报天子,行歌归咸阳。

满江红·游清风峡和赵晋臣敷文韵

〔宋代〕辛弃疾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诗句好,馀膏馥。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满庭芳·落日旌旗

〔宋代〕邵缉

落日旌旗,清霜剑戟,塞角声唤严更。论兵慷慨,齿颊带风生。坐拥貔貅十万,衔枚勇、云槊交横。笑谈顷,匈奴授首,千里静欃枪。

荆襄,人按堵,提壶劝酒,布谷催耕。芝夫荛子,歌舞威名。好是轻裘缓带,驱营阵、绝漠横行。功谁纪,风神宛转,麟阁画丹青。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宋代〕苏轼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