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唐代〕杜甫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

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作品简介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这首七言律诗是杜甫《咏怀古迹五首》组诗的第一首,以庾信自况,抒发了诗人漂泊西南的孤寂和对国家动荡的忧愤。全诗将个人遭遇与历史人物相联系,时空交错,感情沉郁,体现了杜甫晚期诗歌"沉郁顿挫"的典型风格和深刻的历史意识。

创作背景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杜甫寓居夔州时期。诗中"支离东北"指安史之乱中逃亡经历,"漂泊西南"谓流寓蜀地;"羯胡"暗讽安禄山如梁朝侯景之乱。杜甫借庾信(南北朝诗人)羁留北朝的遭遇自喻,以"暮年诗赋"自期,是其将个人命运置于历史长河中进行观照的典范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战乱时颠沛流离在东北方,如今我又漂泊到西南地区。

滞留在三峡一带已有多年,和服饰不同的异族共生活。

可恨不讲信义的胡虏之人,这混乱的年代有家不能回。

庾信的一生最为坎坷悲凉,但晚年的诗赋震撼了江关。

注释

(1)支离:流离。

(2)风尘:指安史之乱以来的兵荒马乱。

(3)漂泊:一作“飘泊”。

(4)楼台:指夔州地区的房屋依山而建,层迭而上,状如楼台。

(5)淹:滞留。

(6)日月:岁月,时光。

(7)五溪:指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在今湘、黔、川边境。

(8)共云山:共居处。

(9)羯胡: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指安禄山。

(10)词客:诗人自谓。

(11)未还:未能还朝回乡。

(12)庾信:南北朝诗人。

(13)动江关:指庾信晚年诗作影响大。“江关”指荆州江陵,梁元帝定都江陵。

全文拼音版

yǒng怀huáishǒu··
zhīdōngběifēngchénpiào西nántiānjiān
sānxiálóutáiyānyuègòngyúnshān
jiéshìzhǔzhōnglàiāishíqiěwèihuán
xìnpíngshēngzuìxiāoniánshīdòngjiāngguā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咏史八首·其六

〔魏晋〕左思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咏史八首·其四

〔魏晋〕左思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北里吹笙竽。

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英名擅八区。

咏莲

〔宋代〕杜衍

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差。

晓开一朵烟波上,似画真妃出浴时。

咏红梅花得花字

〔清代〕曹雪芹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