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举使河源

〔唐代〕张谓

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

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

作品简介

《送卢举使河源》是唐代诗人张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送行诗以深情而不落俗套的笔触,描绘了为友人卢举送行的场景,并通过边塞独有的意象,极力渲染了友人此行的艰难与孤独。诗末并未直接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巧妙地将“满堂丝竹”的送别乐声引入,使愁情寓于乐声之中,更显深沉含蓄。全诗情感真挚,构思独特,在送行诗中独树一帜。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初年,吐蕃乘唐王朝内乱,出兵侵占了河源。卢举出使河源,很可能是为外交问题。《送卢举使河源》这首诗即是诗人送别友人出使河源而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老朋友将要踏上前往边疆州郡的旅程,今天早晨你骑着单匹马,没有丝毫的犹豫和留恋就出发了。

漫长路途关隘重重不知何日才能走到尽头,在这里,满座弹奏丝竹之音,都是为了你即将远行而心生忧愁。

注释

(1)使:出使。

(2)河源:唐仪凤二年置河源郡,治所在今青海西宁市东南,属陇右道。乾元初,地入吐蕃。

(3)故人:老朋友,旧友。

(4)行役:执行任务,完成差役。

(5)边州:泛指边关。

(6)匹马:形容故人出使时单人独马。

(7)少留:稍作停留。

(8)关山:泛指关隘山川。

(9)丝竹:弦乐器和竹管乐器。这里指乐曲声。

全文拼音版

sòng使shǐyuán
rénxíngxiàngbiānzhōujīncháoshǎoliú
zhǎngguānshānjǐnmǎntángzhúwèijūnchóu

作者介绍

张谓(约711—780),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少时读书于嵩山。天宝二年(743年)登进士第。天宝后期入封常清北庭、安西幕。乾元元年(758年)秋,以尚书郎使夏口。大历初官潭州刺史,大历六年(771年)任礼部侍郎。约卒于大历末年。为人重交存义,亦有韬略。其诗不事刻画,而语多沉至,有磊落之气。《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张谓的诗

相关推荐

送王昌龄之岭南

〔唐代〕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槎头。

已抱沈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间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送杨子

〔唐代〕岑参

斗酒渭城边,垆头耐醉眠。

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

惜别添壶酒,临岐赠马鞭。

看君颍上去,新月到家圆。

送方太夫人西还

〔清代〕徐灿

旧游京国久相亲,三载同淹紫塞尘。

玉佩忽携春色至,兰灯重映岁华新。

多经坎坷增交谊,遂判云龙断夙因。

料得鱼轩回首处,沙场犹有未归人。

送杨秀才游蜀

〔唐代〕张祜

鄂渚逢游客,瞿塘上去船。

峡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旧俗巴渝舞,新声蜀国弦。

不堪挥惨恨,一涕自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