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句原文翻译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
四海之内十年兵戈不息,于今连吐蕃都敢来侵占西京。
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湖城。
这次皇上外出,既不像黄帝在襄城之野迷失道路,又不像晋明帝乘马扬鞭暗地里察看敌营。
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
天子也该厌倦了奔走,衮衮诸公理当考虑怎样才能导致太平。
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
君不见到处有豺狼当道行人断绝,夜晚烽火通明尸骨纵横。
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
只恐怕勒索百姓的做法得不到改变,却听说程元振这嬖孽只削官放归竟能全生。
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看来还是嘉陵江边我这老头对当前政事的预料错了,两眼昏花不知战乱风尘要到何时才清。
注释
(1)十年:自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起至杜甫作此诗,恰为十年。
(2)犬戎:古代西戎种族名,此指吐蕃。
(3)咸京:即指长安。秦都咸阳,在京师(长安)附近,故变言咸京以便押韵。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攻陷长安,唐代宗仓皇逃奔陕州(今属河南)。
(4)失道:即迷失道路。
(5)烽火:战火。
(6)天子:指唐代宗。
(7)群公:指当权大臣。
(8)诛求:征敛人力物力,谓繁重的剥削。
(9)改辙:这里借言改变旧政,施行新政。辙,车行时轮子经过的痕迹,此借指旧作风。
(10)嬖孽:受宠之佞臣,此指宦官程元振。
(11)江边老翁错料事:江边老翁:杜甫自谓。江,指嘉陵江,阆州在嘉陵江畔。错料事:诛求应当改辙,却偏未改辙;嬖孽不应全生,却偏能全生,国事竟是这样出人意料之外,所以说“错料事”。
(12)风尘清:指战乱结束。风尘,指吐蕃入寇,逼乘舆,毒生民,祸患不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