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骠骑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半部分写画上之马之英姿飒爽,双目有神,骨相天然;后半部分回顾太仆驯养此马,抚图兴叹,伤知马者难逢,而自叹不遇。全诗摹写传神,借画抒怀,尽显讽刺之意。
天育骠骑歌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
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
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
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
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
如今岂无騕褭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当年春天杜甫移家至长安,居南城之下杜城;秋冬之际,又流浪到长安东北二百四十多里的奉先县(今陕西省蒲城县),寄寓在县署公舍里。境况凄凉,但伏枥之志并未全泯,因作此激昂慷慨的诗篇。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曾听说天子有匹千里马,如今这幅图上画的莫非就是它?
这是何等雄杰的神态啊!骏尾一甩朔风便呼啸而起。
它毛色淡青两耳微黄,双瞳带棱带角眼睛闪着紫光。
像龙一样的桀骜不驯神态干变万化,卓然而立伸张着伟岸的骨架。
当年身任太仆的张景顺,在监牧驯练时发现了这匹清峻的马。
便命令马奴头目牵它入天育,专人饲养特殊照顾它。
当时国家养马四十万,张公叹息它们都是下等马。
因此唯独给它画像以传给世人,张挂在座右去欣赏,久赏更觉形象新。
年深日久良马死,空留个图像到如今。唉,画马再好又有何用?已不能健步追风云!
如今难道真的再无千里马?只因现实没有王良伯乐这类相马师,良马被埋没,死了也就白白地死去啦!
注释
(1)天子之马:指周穆王的八骏。
(2)无乃:只怕的意思,推测词。
(3)意态:犹神态。
(4)萧梢:摇尾之态。
(5)缥两耳黄:缥(piǎo):淡青色。一作“膘”。两耳黄:即黄耳,千里马的一种。
(6)双瞳方:两眼瞳仁呈方形。
(7)矫矫龙性合:矫矫龙性:一作“矫龙性逸”。矫矫,雄桀貌。一作“矫然”。龙性,古代有骏马为龙种之说。合:一作“含”。
(8)天骨森开张:天骨:非凡的骨骼。森开张:耸立展开。
(9)伊:语助词。
(10)太仆张景顺:太仆:官名,掌皇帝的舆马和马政。张景顺:开元年间为太仆少卿兼秦州都督监牧都副使。唐玄宗曾称赞他说“吾马蕃息,卿之力也”(张说《陇右监牧颂德碑序》)。
(11)监牧攻驹:一作“考牧攻驹”,一作“考牧神驹”。攻,攻治,即训练。驹,马二岁为驹。
(12)大奴守:大奴:牧马人头目。守:一作“字”,即养育。
(13)骥子:即骠骑。
(14)俊:一作“骏”。
(15)材尽下:都是凡庸的马。
(16)写真:画像。
(17)久更新:百看不厌,日久弥新。
(18)年多物化空形影:年多:马为开元时物,至天宝来,已历多年。物化:化为异物,即已死去。空形影:徒留画像。
(19)无由骋:不能驰骋。
(20)騕褭与骅骝:騕褭(yǎo niǎo):古骏马名,日行千里。骅骝(huá liú):周穆王八骏之一,色如华而赤。
(21)王良:春秋时赵人,善御马。
(22)伯乐:春秋时秦人,善相马。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天香·咏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汛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剪春灯、夜寒花碎。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天净沙·夏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天边
天边明月迥含霜,夜夜哀笳怨望乡。
一片愁心与鸿雁,秋风吹不到衡阳。
天童山溪上
溪水清涟树老苍,行穿溪树踏春阳。
溪深树密无人处,唯有幽花渡水香。
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宁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无权,大丈夫时乖命蹇。有朝一日天随人愿,赛田文养客三千。
天净沙·西风落叶长安
西风落叶长安,夕阳老雁关山,今古别离最难。故人何处?玉箫明月空闲。
天净沙·为董针姑作
玉纤屈损春葱,远山压损眉峰。早是闲愁万种。忽听得卖花声送,绣针儿不待穿绒。
天童山中月夜独坐
【其一】
青山无一尘,青天无一云。
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
【其二】
此时闻松声,此时闻钟声。
此时闻涧声,此时闻虫声。
天仙子·梦觉云屏依旧空
梦觉云屏依旧空,杜鹃声咽隔帘栊。玉郎薄幸去无踪。一日日,恨重重,泪界莲腮两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