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是宋代辛弃疾所作的一首词,词作上片写作者对六朝兴亡的感慨,表明对时局的关心。下片借景抒怀,是说国家政局如多变的风雨。自己本想留下为国建功立业,但也留不住,只有离开官场,回到家中去过隐居生活。此词写得恬淡自适,在景物描写中寓托着政治上遭受打击,想要施展抗敌才能而不得实现的悲愤,景情溶合,感情曲折深沉。
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
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江头一带斜阳树,总是六朝人住处。悠悠兴废不关心,惟有沙洲双白鹭。
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直须抖擞尽尘埃,却趁新凉秋水去。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韩侂胄在作者晚年起用他,并不是真的为了让他率兵北伐。当开嘉泰四年(1204年)决定用兵之后,韩侂胄认为,起用辛稼轩赢得抗战派支持捞取政治资本的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便开始抛开他。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三月,朝廷以辛弃疾荐人不当为由,将他降职。六月,辛弃疾六十六岁调任隆兴知府,但辛弃疾尚未动身,朝廷又因谏官的弹劾撤回新令,授以“提举冲佑观”的空衔,命他“理作自陈”。表面上是任辛弃疾自由处置,实际上则是置官遣返。这是他仕途上的第三次罢官,也是最后一次罢官。《玉楼春·江头一带斜阳树》这首词是他离开镇江回瓢泉途中所写。
翻译注释
翻译
京口一带,斜阳映照在江边树上,恐怕全都是六朝人的遗迹。千百年来兴盛衰亡不关心,只有那沙洲中的双白鹭。
仙人矶下刮风又下雨,卸掉了征帆的船可是却不能留住被风雨吹跑。正应抖擞掉全身的尘埃,趁着刚刚凉爽起来的秋水离开这里。
注释
(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建都建康。史称南朝六朝。
(2)悠悠兴废:古往今来王朝兴亡更替之事。
(3)唯有:只关心,只对······感兴趣。引自苏轼《再和潜师》:“唯有飞来双白鹭,玉羽琼枝斗清好。”
(4)仙人矶下多风雨,好卸征帆留不住:风雨似暗喻仕宦风波。征帆,宦海之舟。卸,卸下,放下。
(5)直须:径须。值,径直地。
(6)抖擞尘埃:抖尽世俗任宦之牵累。引自白居易《答州民》:“宦情抖擞随尘去。”又《游悟真寺》:“抖擞尘埃衣,礼拜冰雪颜。”
(7)新凉:辛此次落职还乡正值初秋。
(8)秋水:双关语,既指眼前江水,也兼指瓢泉家园中的“秋水堂”。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辛弃疾的诗
相关推荐
玉楼春·洛阳正值芳菲节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
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
玉楼春·皇都今夕知何夕
皇都今夕知何夕。特地风光盈绮陌。金丝玉管咽春空,蜡炬兰灯晓夜色。
凤楼十二神仙宅。珠履三千鸩鹭客。金吾不禁六街游,狂杀云踪并雨迹。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攲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玉楼春·今年花事垂垂过
今年花事垂垂过,明岁花开应更亸。看花终古少年多,只恐少年非属我。
劝君莫厌尊罍大,醉倒且拚花底卧。君看今日树头花,不是去年枝上朵。
玉楼春·红酥肯放琼苞碎
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玉楼春·西园花落深堪扫
西园花落深堪扫,过眼韶华真草草。开时寂寂尚无人,今日偏嗔摇落早。
昨朝却走西山道,花事山中浑未了。数峰和雨对斜阳,十里杜鹃红似烧。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沉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木兰花·春入横塘摇浅浪
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此情谁信为狂夫,恨翠愁红流枕上。
小玉窗前嗔燕语,红泪滴穿金线缕。雁归不见报郎归,织成锦字封过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