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的一首纪游词。词通过写北地出寒景色和缅怀历史陈迹,暗喻身世漂泊的感慨。上阕以柔见刚,以小见大来绘景,既有整体的“盈亩”描绘,又有“一寸”的细节描写。下阕则抒发怀古之情,对历史上许多不合理的往事表示不平。以悲风、黄叶衬托对历史的缅怀。全词以壮阔萧瑟的景物来表现感慨兴亡的主题,想象新奇,意境雄阔,格调苍凉,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古国的悲叹。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临洺驿”即古时临洺关,位于今河北省永年县境内,地处邢台之南,邯郸之北,为交通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原是个古战场。陈维崧在康熙七年(1668年)结束了“如皋八载”的冒襄水绘园托庇生涯后,第一次北游进京,途中经过临洺驿,锐感北地荒寒,俯仰今昔,触绪百端,奋笔作《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此词。
翻译注释
翻译
晴日丘峦历历在目,就像美人的发髻。远望蜿蜒曲折的太行山如同蝌蝌。稗花开满田中,像浓重的霜雪落了一寸多厚。
昔日赵魏燕韩古国,往事历历在目,令人不堪回首。悲风凄厉地吼着,中原大地枯枝败叶到处飞舞。
注释
(1)晴髻:晴空中山峰如女子的发髻。髻:本指妇女的发式,此处比喻山峰。
(2)离离:分明可见的样子。
(3)稗:一种稻田中的害草,其花色白。
(4)一寸霜皮厚:指稗花堆积如凝霜一寸。
(5)赵魏燕韩:战国时的四个国家。此指作者曾经游历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陈维崧的诗
相关推荐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
絮影蘋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
点绛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点绛唇·伤感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
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江村海甸,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楼船远,白雪飞乱,空有年年雁。
点绛唇·春寒
密雨随风,昨来一夜檐声溜。奈何孱愁。官路梅花瘦。
赋得多情,怕到春时候。如今一病非因酒。试问君知否。
点绛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欲问东君
欲问东君,为谁重到江头路。断桥薄暮。香透溪云渡。
细草平沙,愁入凌波步。今何许。怨春无语。片片随流水。
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
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话馀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香如雾,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