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拼音céng kǔ shāng chūn bù rěn tīng , fèng chéng hé chù yǒu huā zhī 。

出处出自唐代李商隐所作的《流莺》。

意思我苦于伤春那啼叫不忍再听,京城何处有它可栖息的花枝?

注释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春,一作“心”。忍:一作“思”。凤城何处有花枝:此句言凤城虽有花枝,而流莺难以借寓,故有伤春之苦吟,而令人不忍卒听。凤城:此借指京城长安。冯注引赵次公注杜诗:“弄玉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曰京师之盛曰凤城”。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

原文链接李商隐《流莺》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
——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曾到交河城,风土断人肠。
——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
曾生心若何,猿声终夜哀。
——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钓台题壁》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杜甫《成都府》
曾无一字堪驱使,谩有虚名拟八叉。
——王守仁《晓霁用前韵书怀二首·其一》
曾是绿杨千树好,只今明月一分无。
——陈沆《扬州城楼》
曾来白帝寻先主,复走江东问仲谋。
——顾炎武《八尺》
曾向西湖载酒归,香风十里弄晴晖。
——王翰《题败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