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天台山上见,石桥南畔第三株

拼音céng zài tiān tāi shān shàng jiàn , shí qiáo nán pàn dì sān zhū 。

出处出自唐代景云所作的《画松》。

意思好像曾经在天台山上见过,正是那石桥南畔的第三株!

注释天台山:在浙江省东郡,是甬江、曹娥江和灵江的分水岭。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城东北,多悬崖、峭壁、飞瀑、林泉之胜,石梁瀑布最为著名。隋代敕建的国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陈隋之际高僧智顗(智者大师、天台大师)于此创立天台宗。唐代高僧丰干、寒山、拾得均曾居此。

原文链接景云《画松》古诗的意思及拼音版

相关诗句

曾是厌蒙密,旷然销人忧。
——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
曾歔欷余郁邑兮,哀朕时之不当。
——屈原《离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李商隐《无题·凤尾香罗薄几重》
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曹翰《内宴奉诏作》
曾非济代谋,且有临深诫。
——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
曾孙保之,敢忘厥志。
——赵顼《四言诗一章》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
——郁达夫《钓台题壁》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
——杜甫《成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