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翃肖像

韩翃(大历十才子)

唐代诗人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十三载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其诗工于七绝,《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传诵千古,被唐德宗亲自擢用。诗风清丽含蓄,多写送别酬唱与闺情宫怨,《章台柳》词背后与柳氏的爱情故事更添传奇色彩。作为大历诗坛代表,其创作兼具盛唐余韵与中唐新声,《全唐诗》存诗三卷,对晚唐温庭筠等诗人有一定影响。韩翃最著名的十首诗

顾况肖像

顾况

唐朝大臣、诗人、画家、鉴赏家

顾况(727—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唐代诗人、画家。至德二年进士,曾任著作郎。因嘲讽权贵,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其诗风格清奇,不避俚俗,开白居易新乐府先声。亦工书画。有《华阳集》行世。顾况最著名的十首诗

张乔肖像

张乔

唐代诗人,“咸通十哲”之一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池州)人,唐代诗人。咸通年间进士,与许棠、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后隐居九华山。其诗多写山水隐逸,清雅巧思,尤工近体。《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张乔最著名的十首诗

王仁裕肖像

王仁裕

五代时期著名文学家

王仁裕(880—956),字德辇,甘肃礼县人。五代时期著名文学家。仕前蜀、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官至太子少保,人称“王少保”。少时以狗屎蘸树汁勤学,有“吞珠梦”传说。一生著述极丰,有《开元天宝遗事》《玉堂闲话》《西江集》等,多载唐代轶事与社会风情,是研究唐五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资料。《全唐诗》存其诗一卷。王仁裕最著名的十首诗

马戴肖像

马戴

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马戴(799—869),字虞臣,曲阳(今江苏东海西南)人。会昌年间进士。在太原李司空幕府中任掌书记,以直言获罪,贬为龙阳尉。得赦回京,终太学博士。与贾岛、姚合为诗友。擅长五律。《全唐诗》录其诗二卷。马戴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冶肖像

李冶

金末元初数学家、文学家、诗人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金元间真定栾城人。登金进士第,调高陵簿,辟知钧州事。金亡,流落忻、崞间。世祖在潜邸,召问治国之道,应对称旨。晚家元氏,买田封龙山下,学徒甚众。及世祖即位,以翰林学士召,就职期月,以老病辞归。卒谥文正。有数学著作《测圆海镜》、《益古衍段》。对天元术(一元高次方程式列方程问题)有卓越贡献。另有《敬斋文集》等。李冶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益肖像

李益

唐代诗人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唐代诗人。大历四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诗以边塞诗闻名,与李贺并称"二李",《夜上受降城闻笛》《塞下曲》等作品慷慨悲凉,写尽戍边将士情怀。七绝尤佳,明代胡应麟推为"盛唐以下第一人"。晚年诗风转为闲适。因诗名显赫,每有新作,乐工争相谱唱。作为大历诗坛重要代表,其作品兼具盛唐气韵与中唐新变,《全唐诗》存其诗二卷,对中晚唐边塞诗发展影响深远。李益最著名的十首诗

鱼玄机肖像

鱼玄机

晚唐女诗人

鱼玄机(844—868),字幼微,一字蕙兰,长安人,唐代女诗人。性聪慧,好读书,工于诗。初为补阙李亿妾,后出家为道士。其诗多抒写个人情志,感情真挚奔放,大胆率直,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后因戕杀侍婢绿翘被处死。有《鱼玄机集》一卷。鱼玄机最著名的十首诗

崔液肖像

崔液

唐代诗人

崔液(?—714),字润甫,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州)人。唐代诗人。宰相崔湜之弟。进士及第,官至殿中侍御史。因卷入其兄崔湜谋逆案,亡命郢州,遇赦后病卒。工五言诗,尤擅描绘景物,《全唐诗》存其诗十二首,以《上元夜六首》最为著名,其中“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之句,生动再现了唐代元宵盛景。崔液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世民肖像

李世民(唐太宗)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8—649),即唐太宗,李渊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早年助父起兵反隋,统一过程中战功卓著。即位后开创“贞观之治”,虚心纳谏,任人唯贤,文治武功极盛,使唐朝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晚年著有《帝范》。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李世民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