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操肖像

王操

宋初诗人

王操(生卒年不详),字正美,宋初诗人。潭州长沙(今湖南长沙)人,一作楚地人。曾仕南唐为县丞。入宋后,于太平兴国年间授太子中允。工诗,多写景抒怀与酬赠之作,诗风清丽晓畅。《全宋诗》录其诗一卷,以《村家》《夜月》等较著名,其“天寒雪密更情浓”之句为人称道。王操最著名的十首诗

戎昱肖像

戎昱

唐代诗人

戎昱(744—800),荆南(今湖北荆州)人,唐代诗人。少举进士不第,遂纵游名都。大历初历任荆南、桂管、辰虔等使府幕僚。建中三年任侍御史,次年贬为辰州刺史。其诗多感时伤世,反映战乱现实,风格沉郁,语言清丽。名作《咏史》讽刺朝廷和亲政策,传诵甚广。《全唐诗》存其诗一卷。戎昱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绅肖像

李绅

唐代诗人

李绅(772—846),字公垂,唐代诗人,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人。其诗关注民生,语言质朴,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运动。代表作《悯农二首》“锄禾日当午”“春种一粒粟”成为千古悯农绝唱。官至宰相,却以生活豪奢著称,晚年卷入“牛李党争”。诗风早期平实深刻,后期渐趋浮华,但《悯农》等作始终展现其对社会底层的深刻观察,是中唐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李绅最著名的十首诗

孟迟肖像

孟迟

唐代诗人

孟迟(生卒年不详),字迟之(一说升之),平昌(今山东商河西北)人。唐代诗人。会昌五年(845年)进士。与诗人杜牧、顾非熊友善。工诗,尤长于绝句,诗风婉丽清畅,多羁旅感怀与咏史之作。《全唐诗》存其诗十七首,以《闺情》《长信宫》《徐波渡》等较为著名。孟迟最著名的十首诗

司空曙肖像

司空曙

唐朝诗人

司空曙(720—790),字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进士及第,曾任水部郎中。其诗多写羁旅漂泊与自然景物,《江村即事》《云阳馆与韩绅宿别》等作语言洗练,意境清幽。与卢纶为表兄弟,诗风相近,皆工于五律。作为大历诗派代表,其创作既有盛唐余韵,又见中唐新变,《全唐诗》存诗二卷,虽存世作品不多,但艺术成就较高,体现了中唐山水诗向通俗化发展的趋势。司空曙最著名的十首诗

卢照邻肖像

卢照邻

初唐著名诗人

卢照邻(约635—680),字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初唐著名诗人,"初唐四杰"之一。其诗以七言歌行见长,风格雄健奔放,代表作《长安古意》描绘帝都繁华与人生无常,开唐代长篇歌行先河。曾任益州新都尉,后因风疾辞官,隐居太白山。晚年病痛缠身,自沉颍水而亡。诗作突破六朝余风,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共同推动唐诗革新,对盛唐诗歌发展有重要影响。卢照邻最著名的十首诗

施肩吾肖像

施肩吾

唐代状元

施肩吾(780—861),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唐睦州分水(今浙江桐庐)人。曾寓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常州武进(今江苏武进)。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进士及第,不待除授即离京东归,栖居洪州(今江西南昌)西山。他的绝句清新婉转,多写山林景象和隐居学仙之趣,还善写闺情。《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施肩吾最著名的十首诗

喻坦之肖像

喻坦之

晚唐诗人

喻坦之(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睦州(今浙江建德)人。咸通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并称“咸通十哲”。屡试不第,后寓居长安。工诗,多羁旅题咏与送别之作,诗风清苦孤峭。《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凡十八首,以《代北言怀》《晚泊富春寄友人》《题樟亭》等较著名。喻坦之最著名的十首诗

赵冬曦肖像

赵冬曦

唐代文学家

赵冬曦(677—750),字仲爱,定州鼓城(今河北晋州)人。唐代文学家。进士及第,官至中书舍人、国子祭酒。性豁达,工诗能文,与张说、张九龄交厚。曾参与修撰《初学记》等大型类书。《全唐诗》存其诗十九首,多为应制唱和与写景之作,诗风典雅清丽。赵冬曦最著名的十首诗

沈佺期肖像

沈佺期

唐代著名诗人,律体开创者

沈佺期(656 — 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属河南)人。唐代著名诗人。上元二年进士,官至太子少詹事。与宋之问齐名,并称“沈宋”。其律诗谨严精密,对唐代律诗的定型与成熟贡献卓著,完成了从“永明体”到“近体诗”的关键转变。有《沈佺期集》传世。沈佺期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