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凝肖像

和凝

唐末五代时期宰相,文学家、法医学家

和凝(898—955),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西北)人。年十七,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历事梁、唐、晋、汉、周五代,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子太傅。好为短歌艳曲,布于汴、洛,契丹号为“曲子相公”。著有《红叶稿》,不传。其词存二十九首,《花间集》录二十首,《全唐诗》录二十四首。今又王国维辑《红叶稿词》一卷。和凝最著名的十首诗

顾夐肖像

顾夐

五代词人

顾夐(生卒年不详),五代后蜀词人。仕后蜀,官至太尉,人称“顾太尉”。工诗词,其词多写男女艳情,风格浓丽婉约,属“花间派”重要作家。尤以创作《诉衷情》词“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等句著称,语言真挚泼辣。词作收录于《花间集》。顾夐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珣肖像

李珣

晚唐词人

李殉(855—930),字德润,先祖为波斯人,后移家梓州(今四川三台)。他是“花间派”重要作家,时有“李波斯”之称。曾以秀才的身份被州郡政府作为优秀人才推举给朝廷,因善作歌词得到后主的赏识。前蜀被后唐攻灭后,不仕。著有《琼瑶集》。今存词五十余首散见于《花间》、《尊前》等。王国维辑成《琼瑶集》一卷。李珣最著名的十首诗

毛文锡肖像

毛文锡

五代前蜀后蜀时期大臣、词人

毛文锡(生卒年不详),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五代前蜀词人。唐末进士,仕前蜀官至司徒,判枢密院事,称“毛司徒”。后贬茂州司马,随后国亡降后唐。其词多咏歌舞宴游,属“花间派”词人,部分描写边塞与江南风物之词较为清丽。著有《前蜀纪事》等,词存《花间集》中。毛文锡最著名的十首诗

谭用之肖像

谭用之

五代宋初诗人

谭用之(生卒年不详),字藏用,唐末五代诗人。善七律,诗风工丽,多羁旅题咏与寄赠之作。名句“秋风万里芙蓉国”广为传诵,后世“芙蓉国”亦成为湖南雅称。《全唐诗》存其诗一卷,共四十首。谭用之最著名的十首诗

花蕊夫人肖像

花蕊夫人

前蜀高祖王建淑妃徐氏

花蕊夫人(883—926),姓费或徐,后蜀孟昶之妃。后被掳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她艳惊两朝,同时有了亡国之君和开国之君的两君专宠的荣华,而荣华背后是无尽的辛酸和不幸。她被俘后的身世是一团迷雾。《全唐诗》收录作品一卷,一百多首统一名为《宫词》(一说《宫词》为前蜀王建淑妃徐氏(亦称“花蕊夫人”)所作),一首另名《述国亡诗》。

牛希济肖像

牛希济

五代词人,雍州节度副使

牛希济(872—?),陇西(今属甘肃)人。五代词人,牛峤之侄。仕前蜀,官至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前蜀亡,降后唐,任雍州节度副使。其词清新自然,较少浮艳之气,名篇《生查子·春山烟欲收》末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巧妙真挚,广为传诵。词作多收入《花间集》。牛希济最著名的十首诗

蒋贻恭肖像

蒋贻恭

五代后蜀诗人

蒋贻恭(生卒年不详),五代后蜀诗人。原籍吴(今江苏苏州),后入蜀。性情耿直,屡因讽刺权贵遭贬。其诗多为通俗诙谐的讽刺之作,语言浅白犀利,内容多反映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在五代诗风中独具一格。《全唐诗》存其诗十首。蒋贻恭最著名的十首诗

魏承班肖像

魏承班

五代词人

魏承班(生卒年不详),五代前蜀词人。其父魏宏夫为前蜀王建养子,封齐王。承班官至太尉。工词,风格浓艳侧丽,多写闺情,为典型“花间派”词人。词作收录于《花间集》及《尊前集》。《全唐诗》存其词二十一首。魏承班最著名的十首诗

毛熙震肖像

毛熙震

五代词人

毛熙震(生卒年不详),蜀人。五代后蜀词人。官至秘书监。通音律,工诗词。其词多写闺情艳思,风格浓丽,善于描绘具体场景与人物情态,部分词作语言较为清疏,在“花间派”中自具特色。词存《花间集》中,《全唐诗》存其词二十九首。毛熙震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