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梅坡(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名钺,字威节,以号“梅坡”行世。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平事迹记载甚少,其诗以《雪梅》二首最为著名,其中“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之句,巧妙对比梅雪特质,富含哲理,广为传诵。卢梅坡最著名的十首诗
古代诗人
三万诗人库,涵盖千年诗坛已认证诗人,从先秦至清末…


王沂孙(1230—1291),字圣与,号碧山,又号中仙,家住会稽玉笥山下,故亦号玉笥山人。善文词,广交游,同代周密称其“结客千金,醉春双玉”。元兵入会稽,杨琏真珈掘宋帝六陵,沂孙与唐珏、周密等结吟社,赋《乐府补题》,托意莲、蝉诸物,寄托亡国之恸。元世祖至元中,一度出为庆元路学正。晚年往来杭州、绍兴间。工词,风格接近周邦彦,含蓄深婉。其清峭处,又颇似姜夔,张炎说他“琢语峭拔,有白石意度”。尤以咏物为工,皆善于体会物象以寄托感慨。其词章法缜密,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家。王沂孙最著名的十首诗

管鉴(约1133—1195),字明仲,龙泉(今属浙江)人,徙临川(今江西抚州)。乾道九年(1173),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当时管鉴为峡州太守(见范成大《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有《养拙堂词》一卷。管鉴最著名的十首诗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隐士,字叔耕,号方壶居士,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终身,隐居黄山。其诗清新自然,词风旷放潇洒,有《方壶存稿》。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政,然未被采纳。汪莘最著名的十首诗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仕至宰相。力主抗金,曾成功组织东京保卫战。其诗文雄深雅健,诗词多写其报国之志与悲愤之情,有《梁溪集》传世。虽屡遭贬谪,然忠义气节终始不渝。李纲最著名的十首诗

翁卷(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续古,一字灵舒,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晚唐贾岛、姚合,注重锤炼字句,多写自然景物与个人闲适生活,诗风清苦幽僻。有《西岩集》、《苇碧轩集》。名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广为传诵。翁卷最著名的十首诗

林升(1123—1189),字梦屏,温州平阳人,约生活于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西湖游览志馀》录其诗一首。据《西湖游览志馀》卷二说:“绍兴、淳熙间,颇称康裕。君相纵逸,耽乐湖山,无复新亭之泪。士人林升者,题一绝于旅邸云云。”清乾隆五十五年编纂的《东瓯诗存》收有《题临安邸》诗。关于该诗的作者林升均注明作者是“平阳人”。

赵以夫(1189—1256),南宋词人。字用父,号虚斋。宋室宗亲。历任庆元府通判、枢密都承旨、吏部尚书等职。工词,长于咏物,词风清丽婉转,善化用典故。有《虚斋乐府》传世,多应酬唱和与抒情之作。赵以夫最著名的十首诗

宋祁(998—1061),字子京,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宋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官国子监直讲、太常博士、工部尚书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翰林学士承旨等。卒谥景文。其诗词多写优游闲适生活,语言工丽,描写生动,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世称“红杏尚书”。有集,已佚,今有清辑本《宋景文集》;词有《宋景文公长短句》。宋祁最著名的十首诗

王炎(1138—1218),字晦叔,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调崇阳主簿。张栻帅江陵,邀入幕府。后授潭州教授,改知临湘县,受学于南轩先生。庆元四年(1198年)为实录检讨官,寻转著作佐郎,以荐知湖州。官至军器监,中奉大夫,赐金紫,封婺源县男。与朱熹颇有交谊。所居在武水之阳,双溪合流,因以为号。嘉定十一年(1218年)卒。王炎最著名的十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