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澜(生卒年不详),字巨观,霖堂先生之子。(1188年)第进士。时年已六十,意气不少衰。历诸王文学,应奉翰林文字,终于待制。颇为党怀英、赵秉文所推重。澜工诗,尝入教宫掖,帮集中多宫词。《中州集》传于世。
古代诗人
三万诗人库,涵盖千年诗坛已认证诗人,从先秦至清末…


桑之维(生卒年不详),金代文人。字之才,恩州(今山东武城)人。天会初年进士。性格豁达诙谐,有诗名,与王寂等名士交游唱和。元好问《中州集》卷九录其诗,称其“滑稽无赖,喜嘲谑”,并记载其“诗亦尖新”。其作品多佚,仅存数首,风格诙谐奇崛。

刘勋(生卒年不详),金代诗人。字少宣,号阨轩先生,云中(今山西大同)人,一说中山(今河北定州)人。终生未仕。其诗多为羁旅感怀与闲适之作,风格自然真率,不事雕琢。元好问《中州集》卷七录其诗,称其“平生诗甚多,大概尖新,长于对属”,并记载其“南渡后,客居睢阳,穷困而卒”。刘勋最著名的十首诗

田特秀(1155—1209),易县(今属河北)人。金世宗大定十九年(1179)进士。仕至太原转运使。

卫承庆(生卒年不详),金代官员。字昌叔,解州(今山西运城)人。大定年间进士。官至陵川令。性格刚直,为政宽简,颇有政声。其名见于元好问《中州集》卷八,仅录其《偶成》七绝一首,诗风平实自然,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与对田园闲适的向往。

郝俣(生卒年不详),约金世宗大定十年前后在世。正隆二年(公元一一五七年)进士。仕至河东北路转运使。自号虚舟居士。俣工诗,殊有古意有虚舟居士集《中州集》传世。郝俣最著名的十首诗

乔扆(生卒年不详),金代官员。字君章,初名逢辰,洪洞(今山西洪洞)人。天德三年进士。为人刚正,有吏才。官至河东南路按察使、中都路转运使。其名见于元好问《中州集》卷八,仅录其《赠刘将军》七绝一首,诗风豪迈,契合赠予武将的主题。刘祁《归潜志》称其“能吏”,为政“号一路最”。

田紫芝(1191—1214),金代才女。字德秀,沧州(今河北沧州)人。自幼聪慧,及笄已有诗名。后嫁与进士张履,不幸早逝。其诗多已散佚,元好问《中州集》卷九录其《寄元裕之》(即元好问)七绝一首,情感真挚,展现了金代女性的文学才华与不幸命运,是《中州集》中为数不多的女诗人之一。

长筌子(生卒年不详),金代后期道士。姓名、籍贯皆不详,应为全真教门人。现存其道教词曲集《洞渊集》五卷,收录于《正统道藏》。作品多为宣扬全真教义、述怀咏物、隐逸修真之作,语言通俗,富有道家哲理,是研究金元时期全真教思想和文学的重要资料。长筌子最著名的十首诗

元日能(生卒年不详),金代文人。字号、籍贯均失考。其名仅见于元好问《中州集》卷九,录其《题太公钓渭图》七绝一首,借咏史寄托个人怀才不遇之感。因史料极度匮乏,其生平事迹已完全湮没无闻,仅能通过此诗窥见其文人身份与思想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