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独酌·其一

〔唐代〕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作品简介

《月下独酌·其一》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典范,以奇幻想象化解孤独境界。诗中"花间一壶酒"布置独饮场景,"对影成三人"创构诗意存在,"月既不解饮"调侃无情物象,"暂伴月将影"达成精神和解,"永结无情游"升华至宇宙意识。全诗语言奔放飘逸,在孤独中开辟出热闹诗境,将庄周齐物思想转化为艺术实践,展现了李白"谪仙人"式的生命情调与宇宙情怀。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其一》此诗约作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遭谗离京后漫游时期。时年44岁的诗人政治理想受挫,借月夜独酌抒写"行乐须及春"的旷达。作品诞生于盛唐由盛转衰前夕,其"月影伴饮"的孤独狂欢,既是对现实挫折的超越,也暗含"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愤懑,反映了天才诗人在盛世中的精神困境。

翻译注释

翻译

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足舞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注释

(1)间:一作“下”,一作“前”。

(2)独酌:一个人饮酒。酌:饮酒。

(3)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4)既:已经。

(5)不解:不懂,不理解。

(6)徒:徒然,白白的。

(7)将:和,共。

(8)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9)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10)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11)同交欢:一起欢乐。一作“相交欢”。

(12)无情游:月、影没有知觉,不懂感情,李白与之结交,故称“无情游”。

(13)相期邈云汉:约定在天上相见。期:约会。邈:遥远。云汉:银河。这里指遥天仙境。“邈云汉”一作“碧岩畔”。

全文拼音版

yuèxiàzhuó··
huājiānjiǔzhuóxiāngqīn
bēiyāomíngyuèduìyǐngchéngsānrén
yuèjiěyǐnyǐngsuíshēn
zànbànyuèjiāngyǐngxíngchūn
yuèpáihuáiyǐnglíngluàn
xǐngshítóngjiāohuānzuìhòufēnsàn
yǒngjiéqíngyóuxiāngmiǎoyúnhà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

〔唐代〕戴察

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

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

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

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

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

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月下笛·与客携壶

〔宋代〕姜夔

与客携壶,梅花过了,夜来风雨。幽禽自语。啄香心,度墙去。春衣都是柔荑剪,尚沾惹、残茸半缕。怅玉钿似扫,朱门深闭,再见无路。

凝伫,曾游处。但系马垂杨,认郎鹦鹉。扬州梦觉,彩云飞过何许?多情须倩梁间燕,问吟袖弓腰在否?怎知道、误了人,年少自恁虚度。

月夜

〔唐代〕韦应物

皓月流春城,华露积芳草。

坐念绮窗空,翻伤清景好。

清景终若斯,伤多人自老。

月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月重轮行

〔魏晋〕曹丕

三辰垂光,照临四海。

焕哉何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

愚见目前,圣睹万年。

明暗相绝,何可胜言。

月季

〔宋代〕张耒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唐代〕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