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秋日送别友人的诗作。此诗反映了诗人乐观豪放的情怀,其描绘的画面是:碧海青天,水天一色,雁翔长空,景色如画;送别会上是美酒玉壶,驻马畅饮,宾主们或歌唱,或奏曲,各得其乐。全诗紧紧抓住秋日的特点和离情别意,把主观情感融注到各种描写对象之中,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格调高昂,感情豪放,富于艺术感染力。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阙范侍御
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
山将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空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秋日送人之作,宴送的杜补阙、范侍御均为李白友人。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五载(746年)秋,当时李白寄居东鲁。
翻译注释
翻译
我觉得感怀秋日会使人放逸,谁却说使人悲愁呢?
群山空走斜阳落日,绿水与蓝天相映成趣。
用玉壶装上鲁酒,为君送行请君暂且驻马。
把马停放在古树旁,解下锦空挂在横出的树枝上面。
水中尧祠亭歌鼓齐鸣,曲调悠扬远飞云天。
日暮时云霭渐退向天边,大雁消失在茫茫的青天中。
我们三人分别相距万里,茫然之中只有愁思种种。
注释
(1)秋兴逸:秋兴:因秋起兴。逸:安逸恬乐。
(2)将:带的意思。
(3)宜:适合,协调。
(4)驻金羁:犹停马。金羁,用金镶制的马络头,这里指马。
(5)憩古木:在古树下休息。
(6)横枝:横生的树枝。
(7)歌鼓川上亭:歌鼓:唱歌打鼓。川上亭:水上的亭子,指尧祠亭。
(8)曲度神飙:曲度:曲调。曹丕《典论·论文》:“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这里指音乐。神飙:疾风。
(9)碧海:绿色的大海。
(10)没:消逝。
(11)相失:离散的意思。
(12)茫然空尔思:茫然:犹惘然,惆怅貌。空尔思:徒然思念你们。尔,指杜、范二人。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秋雨叹三首·其一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秋日登郡楼望赞皇山感而成咏
昔人怀井邑,为有挂冠期。
顾我飘蓬者,长随泛梗移。
越吟因病感,潘鬓入愁悲。
北指邯郸道,应无归去期。
秋浦感主人归燕寄内
霜凋楚关木,始知杀气严。
寥寥金天廓,婉婉绿红潜。
胡燕别主人,双双语前檐。
三飞四回顾,欲去复相瞻。
岂不恋华屋,终然谢珠帘。
我不及此鸟,远行岁已淹。
寄书道中叹,泪下不能缄。
秋夜闻笛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秋江
秋江水清不胜绿,还与汉江颜色同。
望中白鸟忽飞去,落日丹枫相映红。
秋声赋
欧阳子方夜读书,闻有声自西南来者,悚然而听之,曰:“异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鏦鏦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余谓童子:“此何声也?汝出视之。”
童子曰:“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余曰:“噫嘻悲哉!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盖夫秋之为状也:其色惨淡,烟霏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故其为声也,凄凄切切,呼号愤发。丰草绿缛而争茂,佳木葱茏而可悦;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
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天之于物,春生秋实,故其在乐也,商声主西方之音,夷则为七月之律。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
秋凉晚步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秋思赠远二首·其一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