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行

〔唐代〕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作品简介

《北风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通过描写一个北方妇女对丈夫战死的悲愤心情,揭露和抨击了安禄山在北方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战祸的罪行。诗人从一个「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的一般题材中,出神入化,点铁成金,开掘出控诉战争罪恶,同情人民痛苦的新主题,从而赋予比原作深刻得多的思想意义。

全诗信笔挥洒,时有妙语惊人;自然流畅,不露斧凿痕迹。它抓住焚毁白羽箭的行动来刻划思妇睹物思人的矛盾心理状态,捧土塞黄河的比喻突出了思妇「恨难裁」的愤怒心情,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其他如「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等,也历来被人们称为诗歌中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创作背景

《北风行》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载(752年)秋天(一说冬天),当时李白游幽州(今北京、天津与辽宁朝阳一带)。王琦注:“鲍照有《北风行》,伤北风雨雪,行人不归,李白拟之而作。”(《李太白全集》)

翻译注释

翻译

传说在北国寒门这个地方,住着一条烛龙,它以目光为日月,张目就是白昼而闭目就是黑夜。

这里连日月之光都照不到啊!只有漫天遍野的北风怒号而来。

燕山的雪花其大如席,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

在这冰天雪地的十二月里,幽州的一个思妇在家中不歌不笑,愁眉紧锁。

她倚着大门凝望着来往的行人,盼望她到长城打仗的丈夫回来,长城可是一个苦寒要命的地方啊。

丈夫临别时手提宝剑,救边而去,在家中仅留下了一个虎皮金柄的箭袋。

里面装着一双白羽箭,一直挂在堵上。上面结满了蜘蛛网,沾满了尘埃。

如今其箭虽在,可是人却永远回不来了他已战死在边城了啊!

人之不存,我何忍见此旧物乎?于是将其焚之为灰矣。

黄河虽深,尚捧土可塞,唯有此生离死别之恨,如同这漫漫的北风雨雪一样铺天盖地,无边无垠。

注释

(1)烛龙: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人面龙身而无足,居住在不见太阳的极北的寒门,睁眼为昼,闭眼为夜。

(2)此:指幽州,治所在今北京大兴。这里指当时安禄山统治北方,一片黑暗。

(3)号怒:呼啸狂暴。

(4)燕山:山名,在河北平原的北侧。

(5)轩辕台:乃黄帝轩辕氏与蚩尤战于涿鹿之处。遗址在今河北怀来乔山上。

(6)双蛾摧:双眉紧锁,形容悲伤、愁闷的样子。双蛾,女子的双眉。

(7)长城:古诗中常借以泛指北方前线。

(8)良:实在。

(9)鞞靫:当作鞴靫。虎文鞞靫,绘有虎纹图案的箭袋。

(10)白羽箭:似白色羽毛装饰的箭。

(11)焚之已成灰:语出古乐府《有所思》:“摧烧之,当风扬其灰。”已成,一作“以为”。

(12)黄河捧土尚可塞:《后汉书·朱冯虞郑周列传》:“此犹河滨之人,捧土以塞孟津,多见其不知量也。”此反其意而用之,谓黄河之水不足道,可用捧土加以阻塞。

(13)北风雨雪:这是化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中的“北风其凉,雨雪其雾”句意,原意是指国家的危机将至而气象愁惨,这里借以衬托思妇悲惨的遭遇和凄凉的心情。

(14)裁:消除。一作“哉”。

全文拼音版

běifēngxíng
zhúlónghánménguāngyàoyóudànkāi
yuèzhàozhīwéiyǒuběifēngháotiānshànglái
yānshānxuěhuāpiànpiànchuīluòxuānyuántái
yōuzhōushíèryuètíngxiàoshuāngécuī
ménwàngxíngrénniànjūnchángchénghánliángāi
biéshíjiànjiùbiānwénjīnbǐngchá
zhōngyǒushuāngbáijiànzhīzhūjiéwǎngshēngchénāi
jiànkōngzàirénjīnzhànhuí
rěnjiànfénzhīchénghuī
huángpěngshàngběifēngxuěhènnáncái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北山道中

〔元代〕方凤

起犯春霜一径寒,清游乘兴约吟鞍。

眼中最恨友朋少,尘外频闻山水宽。

溪落旧痕枯野埠,树浮空翠湿危栏。

岩头几处县冰白,已作群羊化石看。

北青萝

〔唐代〕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唐代〕岑参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北禽

〔唐代〕李商隐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

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北楼

〔唐代〕李商隐

春物岂相干,人生只强欢。

花犹曾敛夕,酒竟不知寒。

异域东风湿,中华上象宽。

此楼堪北望,轻命倚危栏。

北望

〔宋代〕吴芾

漠漠黄云塞草稀,年年空说翠华归。

孤臣泪尽仍尝胆,白首江湖雁北飞。

北上行

〔唐代〕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北山

〔唐代〕王绩

旧知山里绝氛埃,登高日暮心悠哉。

子平一去何时返,仲叔长游遂不来。

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

槁项同枯木,丹心等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