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唐代〕杜甫

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文采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作品简介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杜甫创作的思念李白的一首五言排律,是唐代最长题赠李白的五言排律,以200字浓缩"诗仙"传奇。诗中"昔年有狂客"忆贺知章誉李白为谪仙,"笔落惊风雨"状其诗才,"剧谈怜野逸"写其性情,"嗜酒见天真"绘其本真,"稻粱求未足"叹其困顿,"薏苡谤何频"愤其蒙冤。全诗如列传体史诗,将李白的艺术人生与时代悲剧熔铸,展现了杜甫"知人论世"的史家眼光。

创作背景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年)秋,杜甫48岁秦州流寓时。闻李白流放夜郎(实已遇赦),以二十韵排律代传。作品系统梳理了李白从"长安市上酒家眠"的辉煌到"世人皆欲杀"的困境,其"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的预言,既是对天才命运的慨叹,也寄托了杜甫"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知,成为李杜友谊的文学丰碑。

翻译注释

翻译

当年四明狂客贺知章,称李白你为谪仙。

看到你落笔,风雨为你感叹;看到你的诗,鬼神都为之感动哭泣。

从此你名震动京师,以前的困顿失意自此一并扫除,并被召入朝廷任翰林。

你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必将万古流传。

你陪玄宗泛舟,一直到很晚,最后被皇帝赏赐锦袍。

玄宗经常召见你,你颇受宠信。

后来你因受奸人诬陷而被赐金放还,途中与我相遇。

你既没有隐藏自己的远大志向,又能在受宠和被放逐的不同境遇中自保。

我与你相遇后,你非常理解我的洒脱不羁,我也十分欣赏你的坦荡胸怀。

我们夜里在梁园饮酒起舞,春季则在泗水纵情吟唱。

虽然才华超群却无用武之地,虽然道德崇高却无人理解。

虽然才智堪比东汉祢衡,但命运却如穷困失意的原宪。

你投靠永王肯定是生活所迫,有人传说你收了永王的重金,这实属造谣。

但是你却因此被流放,长期漂泊。

几年之间屡遭祸患,心中必然悲伤。

苏武最终返回汉廷,夏黄公难道会为暴秦做事吗?

遭受君主冷遇,你也曾上书为自己辩护。

如果当时事理难明,就让你服罪,那么,现在谁又能将此事上报朝廷呢?

晚年的你犹自吟诗不辍,希望你早日康复,多作好诗。

不要埋怨皇帝寡恩,而要上书朝廷,了解事情的真相。

注释

(1)狂客:指贺知章。贺知章是唐越州永兴人,晚年自号四明狂客。

(2)谪仙:被贬谪的神仙。贺知章第一次读李白诗时,如是赞道。

(3)诗成泣鬼神:据《本事诗》记载,贺知章见了李白的《乌栖曲》,“叹赏苦吟曰:‘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说明李白才华超绝,满朝为之倾倒。

(4)汩没:埋没。

(5)承殊渥:受到特别的恩惠。这里指唐玄宗召李白为供奉翰林。

(6)龙舟移棹晚:指唐玄宗泛白莲池,在饮宴高兴的时候召李白作序。“兽锦”句:《唐诗纪事》载:“武后游龙门,命群官赋诗,先成者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之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之。”这里是说李白在皇家赛诗会上夺魁。

(7)处士祢衡俊:才能像祢衡一样好。祢衡:东汉时人,少有才辩。孔融称赞他“淑质贞亮,英才卓跞”。“原宪”句:家境像原宪一样贫困。原宪:春秋时人,孔子弟子,家里十分贫穷。

(8)薏苡谤何频:马援征交趾载薏苡种还,人谤之,以为明珠大贝。这里指当时一些人诬陷李白参与永王李璘谋反。

(9)三危:山名,在今甘肃敦煌县南,乃帝舜窜三苗之处。

(10)几年遭鵩鸟:耽心李白处境危险。鵩(fú)鸟:古代认为是不祥之鸟。“独泣”句:叹道穷。

(11)楚筵辞醴:汉代穆生仕楚元王刘交为中大夫。穆生不喜欢饮酒,元王置酒,常为穆生设醴。元王死,子戊嗣位,初常设醴以待。后忘设醴。穆生说:“醴酒不设,王之意怠。”遂称病谢去。这里是指李白在永王璘邀请他参加幕府时辞官不受赏之事。

(12)梁狱上书辰:汉代邹阳事梁孝王,被谗毁下狱。邹阳在狱中上书梁孝王,力辩自己遭受冤屈。后获释,并成为梁孝王的上客。这里是指李白因永王璘事坐系浔阳后力辩己冤。

(13)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老病秋江,说明李白已遇赦还浔阳。

(14)槎:木筏。

全文拼音版

shíèrbáièrshíyùn
niányǒukuánghàoěrzhéxiānrén
luòjīngfēngshīchéngguǐshén
shēngmíngcóngzhāoshēn
wéncǎichéngshūliúchuánjuélún
lóngzhōuzhàowǎnshòujǐnduópáoxīn
báiláishēn殿diànqīngyúnmǎnhòuchén
guīyōuzhào宿xīnqīn
wèiyōuzhìjiānquánchǒngshēn
tánliánshìjiǔjiàntiānzhēn
zuìliángyuánxíngshuǐchūn
cáigāoxīnzhǎndàoshànlín
chǔshìhéngjùnzhūshēngyuánxiànpín
dàoliángqiúwèibàngpín
lǐngyánzhēngsānwēifàngzhúchén
niánzāoniǎoxiànglín
xiānhuánhànhuánggōngshìqín
chǔyánliángshàngshūchén
yòngdāngshíshuíjiāngchén
lǎoyínqiūyuèxiàbìngjiāngbīn
guàiēnchéngcháwènjīn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祖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其诗深刻反映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晚年漂泊西南,贫病交加,最终病逝于湘江舟中,被后世尊为“诗圣”。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寄远十一首·其十

〔唐代〕李白

鲁缟如玉霜,笔题月氏书。

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

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

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

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寄夫

〔明代〕黄峨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寄袁守廖献卿

〔宋代〕黄庭坚

公移猥甚业生笋,讼牒纷如蜜分窠。

少得曲肱成梦蝶,不堪衙吏报鸣鼍。

已荒里社田园了,可奈春风桃李何。

想见宜春贤太守,无书来问病维摩。

寄小儿

〔宋代〕李觏

两世茕茕各一人,生来且喜富精神。

欲教龆龀从师学,祗恐文章误尔身。

但有犁锄终得饱,莫看纨绮便嫌贫。

不知别后啼多少,苦问家僮说未真。

寄宇文判官

〔唐代〕岑参

西行殊未已,东望何时还。

终日风与雪,连天沙复山。

二年领公事,两度过阳关。

相忆不可见,别来头已斑。

寄校书七兄

〔唐代〕李冶

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

不知芸阁吏,寂寞竟何如。

远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车。

因过大雷岸,莫忘几行书。

寄刘孝叔

〔宋代〕苏轼

君王有意诛骄虏,椎破铜山铸铜虎。

联翩三十七将军,走马西来各开府。

南山伐木作车轴,东海取鼍漫战鼓。

汗流奔走谁敢后,恐乏军兴污质斧。

保甲连村团未遍,方田讼牒纷如雨。

尔来手实降新书,抉剔根株穷脉缕。

诏书恻怛信深厚,吏能浅薄空劳苦。

平生学问止流俗,众里笙竽谁比数。

忽令独奏凤将雏,仓卒欲吹那得谱。

况复连年苦饥馑,剥啮草木啖泥土。

今年雨雪颇应时,又报蝗虫生翅股。

忧来洗盏欲强醉,寂寞虚斋卧空甒。

公厨十日不生烟, 更望红裙踏筵舞。

故人屡寄山中信,只有当归无别语。

方将雀鼠偷太仓,未肯衣冠挂神武。

吴兴丈人真得道,平日立朝非小补。

自从四方冠盖闹,归作二浙湖山主。

高踪已自杂渔钓,大隐何曾弃簪组。

去年相从殊未足,问道已许谈其粗。

逝将弃官往卒业,俗缘未尽那得睹。

公家只在霅溪上,上有白云如白羽。

应怜进退苦皇皇,更把安心教初祖。

寄黄刘二尊师

〔唐代〕韦应物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

矫掌白云表,晞发阳和初。

清夜降真侣,焚香满空虚。

中有无为乐,自然与世疏。

道尊不可屈,符守岂暇馀。

高斋遥致敬,愿示一编书。

寄蔡子华

〔宋代〕苏轼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在。

莫従唐举问封侯,但遣麻姑更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