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作者寻访范居士的经历与感受,先写因无法排遣惆怅心绪而出城寻访范居士,途中迷路摔落苍耳丛中,后写在范居士家中受到热情的招待,以及纵酒欢歌的情景与感受。全诗叙事细节生动形象,语言幽默风趣,表现了作者与范居士的深厚交情,充分显示了诗人的豪放性格和浪漫诗风。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
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
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
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公元745年(唐天宝四载),与杜甫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同时,可互相参照。当时李白与杜甫继陈留聚会后重聚东鲁。
翻译注释
翻译
秋色萧条,大雁远来,长天无云,日光悠悠。
久客在外,心绪难平,动荡如东海波涛,难以平息。
突然想起老范,他正隐居在城北的田园养身修性,烦他去。
想去就去,不要犹豫,趁着兴头,走。
走到城壕边就迷了路,在这荒山野地,连老马都不认识老路了。
管他什么珍贵的翠云裘衣,让这些苍耳乱粘衣服。
一进门老范就满地找牙,笑哈哈,挽住我的手臂问:你是谁?如此狼狈?
用什么下酒?秋天的蔬菜和水果,来一盘霜梨开开胃!
别处宴席没口味,此地的酒菜开心霏。
村北酸枣累累,篱东寒瓜漫地。
一连四五杯,酒酣高歌一首《猛虎词》。
连续十天的大醉,过了千年也会记得,何时再来一回?
风流倜傥之士命中注定要颠簸一生,一定要有幽默自嘲的性格才相得益彰。
大醉以后就像晋朝的山公倒骑马——回家!主人以后再谢。
注释
(1)雁度:秋雁南飞之时。
(2)客心:李白初游兖州治城瑕丘,自夏至秋,寓留数月,时为一旅客,故云。客,作者自谓。
(3)浩漫:大水浩荡貌,形容愁思的深广。
(4)之:去,到。
(5)野人:隐居于山野之人。
(6)幽姿:幽雅之态。
(7)城壕:犹城池。
(8)陂:山坡。
(9)翠云裘:饰有青云图纹的皮衣。
(10)把臂:握住对方的手臂,亲热的表示。
(11)酒客:指作者自己。
(12)荐:进献。
(13)朝饥:指未吃早餐的饥饿。
(14)寒瓜:泛指秋瓜。
(15)猛虎词:即《猛虎行》,乐府古题,属《相和歌·平调曲》,内容多述贫士不因环境艰险而改变其坚贞的节操。李白诗中易“行”为“词”,是为押韵。
(16)十日欢:《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秦昭王……乃详为好书遗平原君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交,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欢。’”后人常谓“平原十日欢。”以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17)千载期:指友情永久不变。
(18)簸荡:摇荡。
(19)谑浪:戏谑放浪。
(20)高阳池:池名,原名习家池,在湖北襄阳城南约五公里凤凰山南麓,是东汉建武年间汉侍中、襄阳侯习郁效越国大夫范蠡养鱼所建。晋山简镇襄阳,唯酒是耽,常置酒池上,大醉而归,名其池为高阳池,盖取郦其食高阳酒徒之意。时有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䍦。”此喻指范居士住址。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寻道观
芝廛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
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寻雍尊师隐居
群峭碧摩天,逍遥不记年。
拨云寻古道,倚石听流泉。
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
寻芳草·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寻山僧不遇作
石径入丹壑,松门闭青苔。
闲阶有鸟迹,禅室无人开。
窥窗见白拂,挂壁生尘埃。
使我空叹息,欲去仍裴回。
香云徧山起,花雨从天来。
已有空乐好,况闻青猿哀。
了然绝世事,此地方悠哉!
寻胡隐君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寻诗两绝句·其二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寻诗两绝句·其一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寻张逸人山居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
苍崖渺难涉,白日忽欲晚。
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
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
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
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
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