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八首·其七

〔唐代〕李白

竭来荆山客,谁为珉玉分。

良宝绝见弃,虚持三献君。

直木忌先伐,芬兰哀自焚。

盈满天所损,沉冥道所群。

东海有碧水,西山多白云。

鲁连及夷齐,可以蹑清芬。

作品简介

《感兴八首·其七》是李白融合道家思想与历史反思的哲理性诗篇。全诗以“荆山客”卞和献玉典故开篇,痛陈才士不遇的千古悲剧;“直木先伐”“芬兰自焚”化用《庄子》意象,揭示才华招祸的历史规律。后四句转入超脱之境,“东海碧水”“西山白云”构建自然净土,终以鲁仲连、伯夷叔齐等高士作结,宣示对独立人格的坚守。李白在纵横捭阖的用典中,完成从愤世到遁世的精神跃升,展现出“诗仙”背后的深刻哲思。

创作背景

《感兴八首·其七》此诗当作于天宝四载(745年)李白离朝漫游时期。经历翰林遭谗、政治理想破灭后,诗人借古喻今:“三献君”暗指自身多次干谒权贵却终被冷落,“直木先伐”影射李林甫执政下贤才遭戮的黑暗现实。末句标举鲁连、夷齐等功成身退、坚守气节的历史人物,既是自我宽解,也是对盛唐末期政治生态的尖锐批判,标志着李白思想从积极入世向道家隐逸的重要转变。

翻译注释

翻译

尽心竭力的荆山客,谁为你分割珉玉三次。

献给楚君主都接纳,良宝不受重视而见弃。

笔直的巨木容易被采伐,芬兰总是被人焚烧,多么悲哀。

盈满的事物总要被天命损害,深沉不露才是道之所在。

东海有一望无际的碧兰海水,西山有自卷自己舒的茫茫白云。

那里是鲁仲连及管仲隐居的地方,我们可以去那里蹑清取芬。

注释

全文拼音版

gǎnxìngshǒu··
jiéláijīngshānshuíwèimínfēn
liángbǎojuéjiànchísānxiànjūn
zhíxiānfēnlánāifén
yíngmǎntiānsuǒsǔnchénmíngdàosuǒqún
dōnghǎiyǒushuǐ西shānduōbáiyún
liánnièqīngfē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