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黄鹤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头以夸张的手法描写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接着紧扣有关黄鹤山的传说,描绘仙人飞升后的荒凉景象,最后写由黄鹤山的奇伟和有关仙人的传说所引起的向往之情。诗人联系自己一生的遭遇,决心把全部情感托付给黄鹤山,以结束客居他乡的流浪生活。在写法上诗中杂入许多虚无的幻想,浓化了全诗的气氛。
望黄鹤楼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望黄鹤楼》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今湖南岳阳)、江夏(今湖北武昌)。黄鹤山,即黄鹤矶,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即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李白在滞留江夏期间曾多次登过黄鹤楼,对黄鹤山和黄鹤楼怀有很深的情感。这首诗就是他在眺望黄鹤山时即景生情而写下的抒情篇章。
翻译注释
翻译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红日倚靠在中间的山峰旁。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
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
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注释
(1)黄鹤山:即今湖北武汉市的蛇山。
(2)雄雄:气势雄伟。
(3)中峰:半山;山腰。
(4)穹跨:跨于空中。
(5)峰嶂:高峻的山峰。
(6)冥密:深幽茂密。
(7)飞术:仙术,求仙升天之术。
(8)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9)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
(10)烟埃:尘埃;灰烬。
(11)清谧:清静、安宁。
(12)芝术:药草名。
(13)蹇:句首语助辞。
(14)跻:登。
(15)闲逸:闲静安逸。
(16)诸岳:各座名岳大山。
(17)兹:这些。
(18)匹:匹敌。
(19)悟:觉悟,醒悟。
(20)客情:指客居他乡的思想情感。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望夫石
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望木瓜山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望荆山
奉义至江汉,始知楚塞长。
南关绕桐柏,西岳出鲁阳。
寒郊无留影,秋日悬清光。
悲风桡重林,云霞肃川涨。
岁宴君如何,零泪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樽坐含霜。
一闻苦寒奏,再使艳歌伤。
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望江南·闲梦远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辊轻尘。忙杀看花人!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望湘人·记归程过半
记归程过半,家住天南,吴烟越岫飘渺,转眼秋冬,几回新月,偏向离人燎皎。急管宵残,疏钟梦断,客衣寒悄。忆临岐,泪染湘罗,怕助风霜易老。
是尔翠黛慵描,正恹恹憔悴,向予低道:念此去谁怜,冷暖关山路杳?才携手教、款语丁宁,眼底征云缭绕。悔不剪、春雨蘼芜,牵惹愁怀多少!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望韩公堆
韩公堆上望秦川,渺渺关山西接连。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望江南·江南柳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