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黄鹤楼

〔唐代〕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古诗的意思及注释

逐句原文翻译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红日倚靠在中间的山峰旁。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注释

(1)黄鹤山:即今湖北武汉市的蛇山。

(2)雄雄:气势雄伟。

(3)中峰:半山;山腰。

(4)穹跨:跨于空中。

(5)峰嶂:高峻的山峰。

(6)冥密:深幽茂密。

(7)飞术:仙术,求仙升天之术。

(8)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9)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

(10)烟埃:尘埃;灰烬。

(11)清谧:清静、安宁。

(12)芝术:药草名。

(13)蹇:句首语助辞。

(14)跻:登。

(15)闲逸:闲静安逸。

(16)诸岳:各座名岳大山。

(17)兹:这些。

(18)匹:匹敌。

(19)悟:觉悟,醒悟。

(20)客情:指客居他乡的思想情感。

望黄鹤楼拼音版

wànghuánglóu
dōngwànghuángshānxióngxióngbànkōngchū
miànshēngbáiyúnzhōngfēnghóng
yánluánxíngqióngkuàfēngzhàngmíng
wénlièxiānrénxuéfēishù
zhāoxiàngpénghǎiqiānzǎikōngshíshì
jīnzàoshēngyānāitánqīng
cǎotínghánlǎozhīshù
jiǎnxiànpānyīnbǎoxián
guānbiànzhūyuèlǐng
jiéxīnqīngsōngyǒngqíng

作品简介

《望黄鹤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开头以夸张的手法描写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接着紧扣有关黄鹤山的传说,描绘仙人飞升后的荒凉景象,最后写由黄鹤山的奇伟和有关仙人的传说所引起的向往之情。诗人联系自己一生的遭遇,决心把全部情感托付给黄鹤山,以结束客居他乡的流浪生活。在写法上诗中杂入许多虚无的幻想,浓化了全诗的气氛。

创作背景

《望黄鹤楼》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今湖南岳阳)、江夏(今湖北武昌)。黄鹤山,即黄鹤矶,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即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李白在滞留江夏期间曾多次登过黄鹤楼,对黄鹤山和黄鹤楼怀有很深的情感。这首诗就是他在眺望黄鹤山时即景生情而写下的抒情篇章。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李白最著名的十首诗

相关诗文

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眺望二首·其二

〔明代〕张宪

江上层楼敞四筵,仙梯峭级耸吟肩。

北通汉漾来嶓冢,南汇岷沱迤蜀川。

铁笛声中鹦鹉赋,斗牛躔外洞庭天。

清风一棹扬州路,黄鹤归时月正圆。

登黄鹤楼

〔清代〕黄爵滋

大江东去向黄州,黄鹤仙人此旧游。

风色晓严犹禁渡,日华秋静独登楼。

桃花祠外盈盈水,芳草洲前点点鸥。

红树青山无限况,且揩醉眼破间愁。

登黄鹤楼

〔明代〕温纯

危楼高耸捍荆襄,不见当时鹤再翔。

跨鹤欲从仙侣去,开尊疑对酒家狂。

金沙鹦鹉连芳树,二水三山带夕阳。

笛里梅花何处落,一声风送五云傍。

黄鹤楼联

〔清代〕陈兆庆

一枝笔挺起江汉间,到最上层,放开肚皮,直吞将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

千年事幻在沧桑里,是真才子,自有眼界,那管他去早了黄鹤,来迟了青莲。

黄鹤楼

〔清代〕周泗

吾蜀青莲曾搁笔,今朝黄口敢言诗。

长江日月滔滔去,大野风云漠漠驰。

《鹦鹉》竞成才子恨,《梅花》久断玉人吹。

徘徊阁影楼头我,全不思乡泪已垂。

黄鹤楼联

〔清代〕彭玉麟

心远天地宽,把酒凭栏,听玉笛梅花,此时落否;

我辞江汉去,推窗寄慨,问仙人黄鹤,何日归来。

登黄鹤楼

〔明代〕庞嵩

黄鹤巍楼破紫烟,武昌天接汉阳天。

开樽且纵登楼目,说剑休论驾鹤年。

只鹿覆蕉真亦梦,五湖放舸骨疑仙。

无端好景难成咏,犹羡崔公笔似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