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洪二首·其一

〔宋代〕苏轼

王定国访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与颜长道携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时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伫立于黄楼上,相视而笑。以为李太白死,世间无此乐三百余年矣。定国既去逾月,复与参寥师放舟洪下,追怀曩游,以为陈迹,岿然而叹。故作二诗,一以遗参寥,一以寄定国,且示颜长道、舒尧文邀同赋云。

长洪斗落生跳波,轻舟南下如投梭。

水师绝叫凫雁起,乱石一线争磋磨。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脱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

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

我生乘化日夜逝,坐觉一念逾新罗。

纷纷争夺醉梦里,岂信荆棘埋铜驼。

觉来俯仰失千劫,回视此水殊委蛇。

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

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余何。

回船上马各归去,多言譊譊师所呵。

作品简介

《百步洪二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作品。其中第一首诗前半描写水势,后半表达佛教的世界观,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二者相联系的媒介是速度。由水速写到“一念”、“千劫”,水流虽快,但比不上世事变化之快。作者在这里感慨人生有限,宇宙无穷,也就是《前赤壁赋》中所表达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意思。全诗运用大量丰富、新鲜、贴切的比喻,笔墨淋漓恣肆,行气如虹,充分体现了苏诗的特色。

创作背景

百步洪在徐州东南二里。悬流湍急,乱石激涛,最为壮观,今已不存。根据诗序可知,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秋,苏轼在徐州知州任上,曾与诗僧参寥一同放舟游于此,写下《百步洪二首》这两首诗。

翻译注释

翻译

长洪陡然下落,湍急的水流翻腾着涛波,南去的轻舟顺水直下,宛如投岀的小小织梭。

船夫尖声呼叫,野鸭四散惊飞,一线窄缝中,小舟擦着乱石争先驶过。

迅急的水流像是狡免奔跑,像是鹞鹰从高空直落,又像骏马腾跃来自那千丈高坡。

水中小舟像琴弦忽地崩离弦柱又像羽箭从手中飞快射出,像电光从缱隙中一闪而过,又像荷叶上一下翻的露颗。

四面青山都在旋转令人眼花,惊风从耳边嗖嗖地掠过,又见水中飞沫流转,形成千百个小小漩涡。

得到这种冒险的乐趣固然很有快感,但也跟河伯自夸秋水差不太多。

我此生命运任随自然流转,世间万事也如日夜逝去的水波,却感到意念可以在瞬间自由地越过遥远的国度新罗。

人们纷纷你争我夺,全都在醉中梦里何尝过,哪儿肯相信荆棘丛中会埋没曾在言门站立的铜驼。

觉悟后俯仰之间已失去太多岁月,回望百步洪却始终宛曲从地流着。

请看岸边青苍的岩石,古来留下的篙眼多如蜂窝。

只要此心不去把外物苦苦追索,时光流逝洪涛汹涌也对我无可柰何。

我们还是回船上马各自归去,怕被参寥师斥责人过于啰嗦。

注释

(1)斗落:即陡落。

(2)投梭:形容舟行之快,如织布之梭,一闪而过。

(3)水师:船工。

(4)绝叫:狂叫。

(5)凫雁:野鸭子。

(6)隼:一种猛禽。

(7)下注:水向下急流。这两句,一以鹰隼捕兔为比,一以骏马注坡为比,都形容水流之快。表面上看,马不能注坡,但宋代军中正把骑马从坡上急驰而下称作注坡(见《宋史·岳飞传》)。所以《王直方诗话》记载说:“有人云:‘千丈坡岂注马处?’及还朝,其人云:‘惟善走马,方能注坡。’闻者以为注坡。”

(8)断弦离柱:柱是乐器上调弦用的木把,使劲旋转,使弦绷得太紧,就会断掉,在那一瞬间,弦很快地离开柱。

(9)飞电过隙:飞逝的闪电很快地掠过隙缝。

(10)珠翻荷:猛一掀起荷叶,上面的水珠急遽落下。

(11)四山眩转风掠耳,但见流沫生千涡:意思是坐在船上,只听到耳边风声不绝,四面群山一晃而过,令人眼花缭乱。向下看,只见到飞沫四溅,生出无数的漩涡。

(12)险中得乐虽一快,何异水伯夸秋河:意思是涉险时虽有许多快乐,但也就像河伯以为天下之美尽在于己一样,不值一提。《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于己。顺流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才觉得自己是“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3)乘化:顺应自然。

(14)日夜逝:源出《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指流水。这里用以比喻像流水一样消逝的万事万物。

(15)一念逾新罗:(朝鲜古国名)出自《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有僧问从盛禅师:“如何是觌面事?”禅师说:“新罗国去也。”意谓一念之间已逾新罗国。一念是什么概念呢?《僧祗律》载:“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按照这些数据,换算成现在的计时单位,则一昼夜有六百个罗预,一点二万个弹指,二十四万个瞬间,四百八十万个刹那。也就是说,一念只有零点零一八秒。

(16)荆棘埋铜驼:典出《晋书·索靖传》:“(靖)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作者认为,人生本如在醉梦之中,而世人纷纷扰扰,争夺不休,全不知世事的变化,比百步洪的流水还要迅疾。

(17)劫:“劫波”或“劫簸”的简称。在佛教中,大致上一千六百万年为一小劫,三十二亿年为一中劫,一百二十八亿年为一大劫。千劫是指时间之长。

(18)委蛇:从容的样子。这两句承上而来,说人们在醉梦中,觉醒过来,已像历经千劫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只有这水依然从容地流着。

(19)君看岸边苍石上,古来篙眼如蜂窠:意思是自古以来,无数船只从这里经过,撑船的篙插在岸边岩石上,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孔洞,如蜂窝一样。

(20)无所住:出自《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不让心识活动停留在特定的对象和内容上,不把特定的对象看成是真的,一成不变的。

(21)譊譊:说个不停。

(22)师:参寥。

(23)呵:责怪。真正的体悟属于心灵的体验,如果一味喋喋不休,那就落了语言障了,所以要赶紧打住,以免参寥禅师责怪。

全文拼音版

bǎihóngèrshǒu··
zhǎnghóngdòuluòshēngtiàoqīngzhōunánxiàtóusuō
shuǐshījuéjiàoyànluànshí线xiànzhēngcuō
yǒuzǒuyīngsǔnluòjùnxiàzhùqiānzhàng
duànxiánzhùjiàntuōshǒufēidiànguòzhūfān
shānxuànzhuǎnfēnglüèěrdànjiànliúshēngqiān
xiǎnzhōngsuīkuàishuǐkuāqiū
shēngchénghuàshìzuòjuéniànxīnluó
fēnfēnzhēngduózuìmèngxìnjīngmáitóngtuó
juéláiyǎngshīqiānjiéhuíshìshuǐshūwěishé
jūnkànànbiāncāngshíshàngláigāoyǎnfēng
dànyīngxīnsuǒzhùzàosuīshǐ
huíchuánshàngguīduōyánnáonáoshīsuǒā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其诗、词、散文成就卓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词豪放洒脱,开宋词豪放派先河,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却豁达乐观。书法、绘画亦有造诣,是中国文化史上罕见的全才。

苏轼的诗

相关推荐

百字令·宿汉儿村

〔清代〕纳兰性德

无情野火,趁西风烧遍、天涯芳草。榆塞重来冰雪里,冷入鬓丝吹老。牧马长嘶,征笳乱动,并入愁怀抱。定知今夕,庾郎瘦损多少。

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何况文园憔悴后,非复酒垆风调。回乐峰寒,受降城远,梦向家山绕。茫茫百感,凭高唯有清啸。

百子坑赛龙

〔宋代〕欧阳修

嗟龙之智谁可拘,出入变化何须臾。

坛平树古潭水黑,沉沉影响疑有无。

四山云雾忽昼合,瞥起直上拏空虚。

龟鱼带去半空落,雷輷电走先后驱。

倾崖倒涧聊一戏,顷刻万物皆涵濡。

青天却扫万里静,但见绿野如云敷。

明朝老农拜潭侧,鼓声坎坎鸣山隅。

野巫醉饱庙门阖,狼藉乌鸟争残余。

百字折桂令·弊裘尘土压征鞍

〔元代〕白贲

弊裘尘土压征鞍,鞭倦袅芦花。弓剑萧萧,一竟入烟霞。动羁怀西风禾黍,秋水蒹葭。千点万点,老树寒鸦。

三行两行,写长空哑哑,雁落平沙。 曲岸西边近水涡,鱼网纶竿钓搓。断桥东下傍溪沙,疏篱茅舍人家。见满山满谷,红叶黄花。正是凄凉时候,离人又在天涯。

百志诗

〔魏晋〕干宝

壮士禀杰姿,气烈有自然。

俯仰群众中,胡能救世艰。

阙巩代缝掖,兜鍪易进贤。

百步洪二首·其二

〔宋代〕苏轼

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不似长安闾里侠,貂裘夜走胭脂坡。

独将诗句拟鲍谢,涉江共采秋江荷。

不知诗中道何语,但觉两颊生微涡。

我时羽服黄楼上,坐见织女初斜河。

归来笛声满山谷,明月正照金叵罗。

奈何舍我入尘土,扰扰毛群欺卧驼。

不念空斋老病叟,退食谁与同委蛇。

时来洪上看遗迹,忍见屐齿青苔窠。

诗成不觉双泪下,悲吟相对惟羊何。

欲遣佳人寄锦字,夜寒手冷无人呵。

百字令·秋光今夜

〔清代〕厉鹗

秋光今夜,向桐江,为写当年高躅。风露皆非人世有,自坐船头吹竹。万籁生山,一星在水,鹤梦疑重续。挐音遥去,西岩渔父初宿。

心忆汐社沉埋,清狂不见,使我形容独。寂寂冷萤三四点,穿破前湾茅屋。林净藏烟,峰危限月,帆影摇空绿。随风飘荡,白云还卧深谷。

百忧集行

〔唐代〕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百舌吟

〔唐代〕刘禹锡

晓星寥落春云低,初闻百舌间关啼。

花柳满空迷处所,摇动繁英坠红雨。

笙簧百啭音韵多,黄鹂吞声燕无语。

东方朝日迟迟升,迎风弄景如自矜。

数声不尽又飞去,何许相逢绿杨路。

绵蛮宛转似娱人,一心百舌何纷纷?

酡颜侠少停歌听,坠珥妖姬和睡闻。

可怜光景何时尽,谁能低回避鹰隼?

廷尉张罗自不关,潘郎挟弹无情损。

天生羽族尔何微,舌端万变乘春辉。

南方朱鸟一朝见,索寞无言蒿下飞。

百字令·德佑乙亥

〔宋代〕褚生

半堤花雨。对芳辰消遣,无奈情绪。春色尚堪描画在,万紫千红尘土。鹃促归期,莺收佞舌,燕作留人语。绕栏红药,韶华留此孤主。

真个恨杀东风,几番过了,不似今番苦。乐事赏心磨灭尽,忽见飞书传羽。湖水湖烟,峰南峰北,总是堪伤处。新塘杨柳,小腰犹自歌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