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

〔唐代〕李白

晋室昔横溃,永嘉遂南奔。

沙尘何茫茫,龙虎斗朝昏。

胡马风汉草,天骄蹙中原。

哲匠感颓运,云鹏忽飞翻。

组练照楚国,旌旗连海门。

西秦百万众,戈甲如云屯。

投鞭可填江,一扫不足论。

皇运有返正,丑虏无遗魂。

谈笑遏横流,苍生望斯存。

冶城访古迹,犹有谢安墩。

凭览周地险,高标绝人喧。

想像东山姿,缅怀右军言。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白鹭映春洲,青龙见朝暾。

地古云物在,台倾禾黍繁。

来酌清波,于此树名园。

功成拂衣去,归入武陵源。

作品简介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是诗人游历金陵时登上谢安墩有感而作,诗人站在谢安墩上,回顾谢安建立的旷世功业,想到谢安与王羲之的惺惺相惜,勾起了自己埋在心底建功立业的理想。

创作背景

《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此诗当写于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发生前后.爵人从当时唐王朝的危机联想到西晋的永嘉之乱,从谢安墩联想到澍安当年奋起东山,挽救危局。诗人感慨于谢安在乱世中救国的英雄壮举,又联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有满腔抱负却无处施展的遭遇,于是写下此诗来表达自己的信念。

翻译注释

翻译

昔日西晋王朝的政权崩溃时,中原一代的人民纷纷向南边逃亡。

当时的局势多么纷乱,乘机崛起的军阀割据势力日日夜夜争斗不休。

胡人的马儿在汉地上奔驰,苻坚率领着前秦的军队威胁着中原。

贤明而有才能的大臣谢安察觉到了国家即将衰败的命运,为了挽救危局,抵御侵扰,他迅速地东山再起。

晋军衣甲鲜明,军容雄壮,气势不凡;沿江陈兵,直到海隅,场面颇为壮观。

前秦的军队声势浩大,披甲执戈的军士像天上的积云一样聚集。

苻坚骄傲狂妄,不可一世,他自认兵强马多,光是把马鞭投进长江,就足以截断江流。

然而东晋王朝的局势开始好转,苻坚的军队吓得魂飞魄散。

谢安于谈笑间打败了前秦的军队,老百姓都敬重他,希望他能执掌朝政。

如今到古城金陵探访古迹,还可以见到当年的谢安墩。

依靠着栏杆远望四周险峻的地势,高耸的谢安墩上没有人群喧哗的声音。

我想象着谢安当年的风姿,缅怀着右军将军王羲之曾劝谢安以国事为重的言语。

王羲之和谢安志同道合,都有为国效力的心愿。他们虽已做古,其功绩却长存于世,就像蕙兰留下的芳根一样。

白鹭在春天的小洲上空飞过,青龙山迎接着初生的太阳。

虽然年代久远,谢安墩却依旧存在;只是楼台倒塌,到处长满繁盛的庄稼。

我来这喝喝酒,并将在这墩上建造林园。

等到功成名就的时候,我将拂袖而去,到武陵源去过隐居生活。

注释

(1)晋室:指西晋王朝。

(2)横溃:引申为政权崩溃,这里是指西晋皇族争权互相残杀的“八王之乱”。

(3)永嘉:晋怀帝年号.永嘉5年(311)匈奴贵族刘曜攻陷洛阳,杀死七民三万余人,中原一带人纷纷南耷避乱。

(4)龙虎:喻指当时乘机崛起的割据势力。

(5)朝昏:即朝蒋.日日夜夜。

(6)风:放逸,引申为追逐、奔弛。

(7)天骄:天之骄子,本指匈奴.这里指侍坚的前秦。

(8)蹙:迫,侵扰。

(9)哲匠:指贤明有才之士.这里指谢安。

(10)云鹏:大鹏,指谢安。

(11)组练:古时车卒与步兵穿的战服。

(12)楚国:指江淮一带。此句形容晋军衣甲鲜明、军容雄壮。

(13)海门:指海边。

(14)西秦:指十六国时苻坚的前秦。

(15)投鞭:据《晋书·符坚载记》:荮坚进攻东晋时,曾吹嘘其兵力强大,说:“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一扫不足论,一举荡平晋军不在话下,此二句描绘苻坚的骄傲狂妄不可一世。

(16)皇运:指东晋王朝的命运。

(17)返正:复归于正道,这里是振兴的意思。

(18)丑虏:指苻坚的军队,无遗魂,吓掉了魂。

(19)凭览:倚栏远望,周,四周。

(20)高标:指谢安墩高高耸立。绝人喧,无喧闹之声。

(21)东山:指谢安。谢曾隐居东山。

(22)右军言: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与王羲之(右军)同登冶城时.王对谢说。”

(23)白鹭:白鹭洲,在今南京,李白在《登金陵凤凰台》有“二水中分白鹭洲”之句。

(24)青龙:山名,在南京东南。

(25)朝暾:初升的太阳。

(26)云物:景物。

(27)清波:指酒。

(28)树名园:在墩一上建筑林园。

(29)武陵:郡名,在今湖南常德市一带。武陵源即桃花源,晋陶潜有《桃花源记》,这里指隐居的地方。

全文拼音版

dēngjīnlíngchéng西běixièāndūn
jìnshìhéngkuìyǒngjiāsuìnánbēn
shāchénmángmánglóngdòucháohūn
fēnghàncǎotiānjiāozhōngyuán
zhéjiànggǎntuíyùnyúnpéngfēifān
liànzhàochǔguójīngliánhǎimén
西qínbǎiwànzhòngjiǎyúntún
tóubiāntiánjiāngsǎolùn
huángyùnyǒufǎnzhèngchǒuhún
tánxiàoèhéngliúcāngshēngwàngcún
chéng访fǎngyóuyǒuxièāndūn
pínglǎnzhōuxiǎngāobiāojuérénxuān
xiǎngxiàngdōngshān姿miǎn怀huáiyòujūnyán
tóngshíjiāshùhuìcǎoliúfānggēn
báiyìngchūnzhōuqīnglóngjiàncháotūn
yúnzàitáiqīngshǔfán
láizhuóqīngshùmíngyuán
gōngchéngguīlíngyuá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登泰山

〔元代〕张养浩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登霍山驿楼

〔唐代〕李商隐

庙列前峰迥,楼开四望穷。

岭鼷岚色外,陂雁夕阳中。

弱柳千条露,衰荷一面风。

壶关有狂孽,速继老生功。

登兖州城楼

〔唐代〕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登岳阳楼

〔宋代〕萧德藻

不作苍茫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客,一柁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登广武古战场怀古

〔唐代〕李白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飞蓬。

项王气盖世,紫电明双瞳。

呼吸八千人,横行起江东。

赤精斩白帝,叱咤入关中。

两龙不并跃,五纬与天同。

楚灭无英图,汉兴有成功。

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

伊昔临广武,连兵决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战争有古迹,壁垒颓层穹。

猛虎啸洞壑,饥鹰鸣秋空。

翔云列晓阵,杀气赫长虹。

拨乱属豪圣,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

抚掌黄河曲,嗤嗤阮嗣宗。

登夏州城楼

〔唐代〕罗隐

寒城猎猎戍旗风,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河唐土地,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

登徒子好色赋

〔先秦〕宋玉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是时,秦章华大夫在侧,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王曰:“试为寡人说之。”

大夫曰:“唯唯。臣少曾远游,周览九土,足历五都。出咸阳、熙邯郸,从容郑、卫、溱、洧之间。是时向春之末,迎夏之阳,鸧鹒喈喈,群女出桑。此郊之姝,华色含光,体美容冶,不待饰装。

臣观其丽者,因称诗曰:‘遵大路兮揽子祛’。

赠以芳华辞甚妙。于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意密体疏,俯仰异观;含喜微笑,窃视流眄。复称诗曰:‘寤春风兮发鲜荣,洁斋俟兮惠音声,赠我如此兮不如无生。’

因迁延而辞避。盖徒以微辞相感动。精神相依凭;目欲其颜,心顾其义,扬《诗》守礼,终不过差,故足称也。”

于是楚王称善,宋玉遂不退。

登西台恸哭记

〔宋代〕谢翱

始,故人唐宰相鲁公,开府南服,余以布衣从戎。明年,别公漳水湄。后明年,公以事过张睢阳庙及颜杲卿所尝往来处,悲歌慷慨,卒不负其言而从之游。今其诗具在,可考也。

余恨死无以藉手见公,而独记别时语,每一动念,即于梦中寻之。或山水池榭,云岚草木,与所别之处及其时适相类,则徘徊顾盼,悲不敢泣。又后三年,过姑苏。姑苏,公初开府旧治也,望夫差之台而始哭公焉。又后四年,而哭之于越台。又后五年及今,而哭于子陵之台。

先是一日,与友人甲、乙若丙约,越宿而集。午,雨未止,买榜江涘。登岸,谒子陵祠;憩祠旁僧舍,毁垣枯甃,如入墟墓。还,与榜人治祭具。须臾,雨止,登西台,设主于荒亭隅;再拜,跪伏,祝毕,号而恸者三,复再拜,起。又念余弱冠时,往来必谒拜祠下。其始至也,侍先君焉。今余且老。江山人物,睠焉若失。复东望,泣拜不已。有云从南来,渰浥浡郁,气薄林木,若相助以悲者。

乃以竹如意击石,作楚歌招之曰:“魂朝往兮何极?莫归来兮关塞黑。化为朱鸟兮有咮焉食?”

歌阕,竹石俱碎,于是相向感唶。复登东台,抚苍石,还憩于榜中。榜人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

遂移榜中流,举酒相属,各为诗以寄所思。薄暮,雪作风凛,不可留,登岸宿乙家。夜复赋诗怀古。明日,益风雪,别甲于江,余与丙独归。行三十里,又越宿乃至。

其后,甲以书及别诗来,言:“是日风帆怒驶,逾久而后济;既济,疑有神阴相,以著兹游之伟。”

余曰:“呜呼!阮步兵死,空山无哭声且千年矣!若神之助固不可知,然兹游亦良伟。其为文词因以达意,亦诚可悲已!”

余尝欲仿太史公著《季汉月表》,如《秦楚之际》。今人不有知余心,后之人必有知余者。于此宜得书,故纪之,以附季汉事后。

时,先君登台后二十六年也。先君讳某字某,登台之岁在乙丑云。

登百丈峰二首·其二

〔唐代〕高适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而今白庭路,犹对青阳门。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登新平楼

〔唐代〕李白

去国登兹楼,怀归伤暮秋。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秦云起岭树,胡雁飞沙洲。

苍苍几万里,目极令人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