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五十九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五十九首诗内容继承阮籍《咏怀八十二首》和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的传统,或言己抱负,或咏古伤今,或讽刺现实。组诗以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世道之治乱”为基本主题,反映出李白在诗学上并不是简单地附合当时推崇建安的流行风气,而是努力上溯风骚、尊复风雅,深化了初盛唐以来的复古诗学。在艺术上,诗人既运用写实手法,又进行想象夸张,有时还把抒写理想愿望和描写苦难现实结合在一首诗里。各首诗相对独立,但在主题、立意、风格及诗学渊源上又表现出整体性的特征。
古风·凤飞九千仞
凤飞九千仞,五章备彩珍。
衔书且虚归,空入周与秦。
横绝历四海,所居未得邻。
吾营紫河车,千载落风尘。
药物秘海岳,采铅青溪滨。
时登大楼山,举首望仙真。
羽驾灭去影,飚车绝回轮。
尚恐丹液迟,志愿不及申。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
桃李何处开,此花非我春。
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李白集中总题为“古风”的五十九首诗,在编排上并无次第。这五十九首诗并非一时一地之作。比较确定的是其二《蟾蜍薄太清》为伤王皇后被废为庶人之事,此事在开元十二年(724),则此诗应该是作于开元十二年之后。其四《凤飞九千仞》作于天宝十三载(754)诗人在秋浦时期。其十九《西上莲花山》作于至德元载(756)诗人由梁宋奔玉华山时。其二十四《大车扬飞尘》作于开元十八年(730)诗人入长安时。这组诗中最晩的作品,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为乾元二年(759)所作的其五十八《我行巫山渚》、其五十九《恻恻泣路歧》。
翻译注释
翻译
凤凰从九天而下,身上五彩缤纷。
它衔着瑞书来到长安,却一无所获,失望而归。
它又周游四海,也都无所遇,没有知音。
我流落于风尘之中,且炼此紫河车之仙药。
此药深藏在大海和深山之中,我为采铅便来至清溪之滨。
登上大楼山,举首眺望仙人。
可是仙人在哪里?他们的羽驾云车一去无回,不见踪影。
我恐炼丹已迟,求仙的愿望来不及实现。
但悲镜中白发已衰,羞对仙人。
人间盛开的桃李花,并不能常开不衰。
惟有到天上的清都仙境,才能与韩众一样的仙人一样与天同寿,永驻青春。
注释
(1)仞: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
(2)五章:五种彩色。
(3)横绝:横越;横度。
(4)紫河车:道家称修炼而成的仙液。色紫,谓服之可长生。
(5)飚车:指传说中御风而行的神车。
(6)志愿:志向和愿望。
(7)韩众: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出自《楚辞·远游》。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古风·大车扬飞尘
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
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无洗耳翁,谁知尧与跖。
古剑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
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
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
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
虽复沉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
古离别
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
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
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
不惜蕙草晚,所悲道里寒。
君在天一涯,妾身长别离。
愿一见颜色,不异琼树枝。
兔丝及水萍,所寄终不移。
古八变歌
北风初秋至,吹我章华台。
浮云多暮色,似从崦嵫来。
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阶。
翩翩飞蓬征,怆怆游子怀。
故乡不可见,长望始此回。
古宴曲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奉,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古风·孤兰生幽园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古风·咸阳二三月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绿帻谁家子,卖珠轻薄儿。
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
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
子云不晓事,晚献长杨辞。
赋达身已老,草玄鬓若丝。
投阁良可叹,但为此辈嗤。
古意
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
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
百丈托远松,缠绵成一家。
谁言会面易,各在青山厓。
女萝发馨香,兔丝断人肠。
枝枝相紏结,叶叶竞飘扬。
生子不知根,因谁共芬芳。
中巢双翡翠,上宿紫鸳鸯。
若识二草心,海潮亦可量。
古树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
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
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
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古风·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