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全庵桃花

〔宋代〕谢枋得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作品简介

《庆全庵桃花》是南宋诗人谢枋得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作者没有直接描绘庵中桃花盛开的景色,而是借景抒情,把幽静的庆全庵,比作逃避秦王朝暴政的世外桃源,希望在这里隐居避难,从此不与世人交往。作者身处乱世,眼见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忧心如焚,诗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这种忧愤心情。

创作背景

南宋灭亡后,谢枋得在浙赣交界一带抗击元兵,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不久,信州失守,他变易姓名,躲藏在武夷山区,卖卜论学于建阳市中,一住十二年。《庆全庵桃花》这首小诗借自己门前桃花开放,结合自己逃难现状,抒发避世怕人知晓的心理,表示与新朝的决绝。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寻到了块像桃花源那样理想的地方,正可以同躲避秦朝的暴政一样躲避新朝;在这里,我早已忘记了节令,只是见了桃花又一次盛开,才知道又一年的春天来到。

桃花纷纷飘落,切莫让它飘进溪水;恐怕有多事的渔郎见了,顺着漂浮的花瓣找到这里,把我骚扰。

注释

(1)桃源:“ 桃花源 ”的省称。

(2)问津:询问渡口。这里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无人问津”意,指寻访。

全文拼音版

qìngquánāntáohuā
xúntáoyuánhǎoqíntáohóngyòushìniánchūn
huāfēiqiǎnsuíliúshuǐyǒulángláiwènjīn

作者介绍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德祐元年(1275)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破其出仕,地方官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其诗伤时感旧,沉痛苍凉。编有《文章轨范》。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谢枋得的诗

相关推荐

庆宫春·双桨莼波

〔宋代〕姜夔

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酒醒波远,正凝想、明珰素袜。如今安在?惟有阑干,伴人一霎。

庆清朝·禁幄低张

〔宋代〕李清照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竟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拚了尽烛,不管黄昏。

庆春宫·云接平冈

〔宋代〕周邦彦

云接平冈,山围寒野,路回渐转孤城。衰柳啼鸦,惊风驱雁,动人一片秋声。倦途休驾,淡烟里、微茫见星。尘埃憔悴,生怕黄昏,离思牵萦。

华堂旧日逢迎,花艳参差,香雾飘零。弦管当头,偏怜娇凤,夜深簧暖笙清。眼波传意,恨密约、匆匆未成。许多烦恼,只为当时,一饷留情。

庆春宫·越中钱得闲园

〔宋代〕吴文英

春屋围花,秋池沿草,旧家锦藉川原。莲尾分津,桃边迷路,片红不到人间。乱篁苍暗,料惜把、行题共删。小晴帘卷,独占西墙,一镜清寒。

风光未老吟潘。嘶骑征尘,只付凭阑。鸣瑟传杯,辟邪翻烬,系船香斗春宽。晚林青外,乱鸦著、斜阳几山。粉消莫染,犹是秦宫,绿扰云鬟。

庆清朝慢·踏青

〔宋代〕王观

调雨为酥,催冰做水,东君分付春还。何人便将轻暖,点破残寒?结伴踏青去好,平头鞋子小双鸾。烟郊外、望中秀色,如有无间。

晴则个,阴则个,饾饤得天气有许多般。须教镂花拨柳,争要先看。不道吴绫绣袜,香泥斜沁几行斑。东风巧,尽收翠绿,吹上眉山。

庆宫春·重登峨眉亭感旧

〔宋代〕刘澜

春翦绿波,日明金渚,镜光尽浸寒碧。喜溢双蛾,迎风一笑,两情依旧脉脉。那时同醉,锦袍湿、乌纱欹侧。英游何在,满目青山,飞下孤白。

片帆谁上天门,我亦明朝,是天门客。平生高兴,青莲一叶,从此飘然八极。矶头绿树,见白马、书生破敌。百年前事,欲问东风,酒醒长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