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咏物寄情,描绘鸣雁失群憔悴霜雪,以胡雁的悲惨遭遇,比喻人生的坎坷,是以诗自寓身世。全诗意境苍凉、开阔、深远,既描绘了胡雁一生的艰辛命运,又展现其内心世界,刻画其往来于南北之间颠沛流离的苦痛,表达了古代文人的忧患心态。
鸣雁行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 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鸣雁行》此诗当作于作者流放夜郎被赦还之后。诗中李白以雁之散落流离以寄己身世之悲,似晚年流离湘吴时期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胡雁飞鸣,辞别燕山,昨日从委羽山出发,今日早晨便度过了雁门关。
胡雁一个个都口衔芦枝,向南飞翔,散落存于天地之间。它们连行接翼,不断地沿着这条路线往返。
胡雁客居于湘吴之间,由于要抵御霜雪而体衰羽枯。
因怕人射猎而惊相叫呼,整日心惊胆颤,即使听到弓弦的虚响也会从天下掉下来,实在是令人怜惜。
胡雁这样的可怜,诸君为什么还要射猎它们呢?
注释
(1)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各民族。
(2)燕山:在今河北省东北部。自蓟县东南迤逦而东,经玉田、丰润直至海滨。
(3)委羽:传说中的北方极地。此指北方。
(4)关:一说指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一说指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5)衔芦枝:《淮南子·修务训》: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6)客居烟波寄湘吴:“客居”句:谓胡雁寄居于烟波浩渺的湘、吴之地。湘指湖南,吴指江苏南部。此泛指南方。居烟波,寄湘吴,在修辞上为互文。
(7)凌霜: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8)矰缴:系有丝绳以射鸟的短箭。同“矰弋”。矰:用绳子栓着的箭。缴:拴箭的绳子。
(9)闻弦虚坠良可吁:言飞行中的雁听到控弦声,因惊恐而坠落,极言受惊之甚。良可吁:实可叹。
(10)何为:即“为何”,为什么,何故。宾语前置用法。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马诗二十三首·其一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减字木兰花·送别
天台旧路,应恨刘郎来又去。别酒频倾,忍听阳关第四声。
刘郎未老,怀恋仙乡重得到。只恐因循,不见如今劝酒人。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楚天遥过清江引·花开人正欢
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西江月·真觉赏瑞香二首
公子眼花乱发,老夫鼻观先通。领巾飘下瑞香风。惊起谪仙春梦。
后土祠中玉蕊,蓬莱殿后鞓红。此花清绝更纤秾。把酒何人心动。
点绛唇·波上清风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渐消残酒,独自凭栏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日出入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
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瑞龙吟·蓬莱阁
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岩流溅、涎香惯揽,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一字诗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天姥岑望天台山
天台众峰外,华顶当寒空。
有时半不见,崔嵬在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