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雁行

〔唐代〕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 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

君更弹射何为乎?

作品简介

《鸣雁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杂言古诗,此诗咏物寄情,描绘鸣雁失群憔悴霜雪,以胡雁的悲惨遭遇,比喻人生的坎坷,是以诗自寓身世。全诗意境苍凉、开阔、深远,既描绘了胡雁一生的艰辛命运,又展现其内心世界,刻画其往来于南北之间颠沛流离的苦痛,表达了古代文人的忧患心态。

创作背景

《鸣雁行》此诗当作于作者流放夜郎被赦还之后。诗中李白以雁之散落流离以寄己身世之悲,似晚年流离湘吴时期之作。

翻译注释

翻译

胡雁飞鸣,辞别燕山,昨日从委羽山出发,今日早晨便度过了雁门关。

胡雁一个个都口衔芦枝,向南飞翔,散落存于天地之间。它们连行接翼,不断地沿着这条路线往返。

胡雁客居于湘吴之间,由于要抵御霜雪而体衰羽枯。

因怕人射猎而惊相叫呼,整日心惊胆颤,即使听到弓弦的虚响也会从天下掉下来,实在是令人怜惜。

胡雁这样的可怜,诸君为什么还要射猎它们呢?

注释

(1)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称北方和西方的各民族。

(2)燕山:在今河北省东北部。自蓟县东南迤逦而东,经玉田、丰润直至海滨。

(3)委羽:传说中的北方极地。此指北方。

(4)关:一说指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一说指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

(5)衔芦枝:《淮南子·修务训》: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

(6)客居烟波寄湘吴:“客居”句:谓胡雁寄居于烟波浩渺的湘、吴之地。湘指湖南,吴指江苏南部。此泛指南方。居烟波,寄湘吴,在修辞上为互文。

(7)凌霜: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8)矰缴:系有丝绳以射鸟的短箭。同“矰弋”。矰:用绳子栓着的箭。缴:拴箭的绳子。

(9)闻弦虚坠良可吁:言飞行中的雁听到控弦声,因惊恐而坠落,极言受惊之甚。良可吁:实可叹。

(10)何为:即“为何”,为什么,何故。宾语前置用法。

全文拼音版

míngyànxíng
yànmíngyānshānzuówěizhāoguān
xiánzhīnánfēisǎnluòtiānjiānliánhángjiēwǎnghuán
yānxiāng língshuāngchùxuěmáo
wèiféngzēngzhuójīngxiāngwénxiánzhuìliáng
jūngèngtánshèwèi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相关推荐

南乡子·烟暖雨初收

〔清代〕纳兰性德

烟暖雨初收,落尽繁花小院幽。摘得一双红豆子,低头,说著分携泪暗流。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将酹石尤。别自有人桃叶渡,扁舟,一种烟波各自愁。

楚天遥过清江引·花开人正欢

〔元代〕薛昂夫

花开人正欢,花落春如醉。春醉有时醒,人老欢难会,一江春水流,万点杨花坠。谁道是杨花?点点离人泪!

回首有情风万里,渺渺天无际。愁共海潮来,潮去愁难退,更那堪晚来风又急!

日出入

〔两汉〕汉乐府

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

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

泊如四海之池,遍观是邪谓何?

吾知所乐,独乐六龙。

六龙之调,使我心若。

訾,黄其何不徕下!

瑞龙吟·蓬莱阁

〔宋代〕吴文英

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岩流溅、涎香惯揽,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