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月

〔唐代〕李白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时。

云畔风生爪,沙头水浸眉。

乐哉弦管客,愁杀战征儿。

因绝西园赏,临风一咏诗。

作品简介

《初月》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大约作于唐开元三年(715),当为李白存世诗歌中写得最早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山上月”和“水上月”的描写,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位置和环境,营造出一种明媚舒畅、迷离幽静的境界,并从音乐声联想到边塞征战士卒对家乡的思念。此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

创作背景

《初月》此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当为李白存世诗歌中写得最早的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正居住在四川故乡。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记载:“此诗及以下四首,约作于本年(指开元三年)前后。李白时居故里清廉乡(一作青莲乡),其地唐时属剑南道绵州昌明县,五代以后改为彰明县,今属四川江油县。”

翻译注释

翻译

月亮从天边升起,渐渐地离开了海面,此时白露正沾湿了花瓣。

天边的云被风撕扯得像是生出爪子而不成形状,沙洲水冷致使寒气沁湿眉毛。

那美妙的音乐娱乐了听曲儿的人们,却使得征战的士兵想起远在天边的家乡。

想起这些我不再西园里赏月了,面对此情此景,吟诵出这首诗。

注释

(1)玉蟾:指月。传说月中有蟾蜍,故称。

(2)湿:此处是沾湿的意思。

(3)畔:旁边,边侧。

(4)风生爪:意谓风吹得云朵散乱,像云朵生出了爪子。

(5)沙头:沙滩边,沙洲边。

(6)弦管:指管、弦两种乐器。此处泛指歌吹弹唱。

(7)愁杀:谓使人极为忧愁。杀,同“煞”,表示程度深。

(8)战征儿:征战的士卒。

(9)西园:指铜雀园,在文昌殿西,故称。

(10)临风:当风,迎风。

全文拼音版

chūyuè
chánhǎishàngbái湿shīhuāshí
yúnpànfēngshēngzhuǎshātóushuǐjìnméi
zāixiánguǎnchóushāzhànzhēngér
yīnjué西yuánshǎnglínfēngyǒngshī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初至西湖记

〔明代〕袁宏道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初到黄州

〔宋代〕苏轼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