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唐代〕李白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

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

间关早得春风情。

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

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

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

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若听新莺。

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作品简介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是唐代诗人李白于天宝二年(743)在长安奉诏时创作的一首应制诗。这首诗主旨在诗题中概括得简洁清楚,诗人先写龙池柳色,次写新莺百啭,再写皇帝春游,而后听莺鸣啭,只剩宜春苑藏而未露,是留为最后莺绕林苑扣题作结,即意题圆成。

创作背景

天宝初,李白被征召,当了两年供奉翰林,实际是文学侍从之臣。初始他以为可以实现政治抱负,心情非常兴奋,所以奉诏所作多有称颂之辞。此诗是天宝二年(743)春诗人李白在长安宜春苑侍从玄宗皇帝游苑,奉诏所作。

翻译注释

翻译

东风已吹绿了瀛洲之草,宫中的紫殿和红楼,在春色里显得格外的美丽。

龙池之南的柳色才着半绿,远望似一片绿烟;柳条在春风中袅娜,拂着壮丽的城墙。

春天的游丝高高地挂在雕梁画柱上,上面有美丽的小鸟在间关和鸣,

好像它们已早知春天的消息。

春风将间关的鸟语吹入云中,给千家万户都带来了春天的声音。

这时君王正在京城的宫廷之中游乐,天上有五彩祥云笼罩。

仪仗在阳光的照耀下出了金宫,玉辇绕着花丛而行。

先到蓬莱岛去看仙鹤跳舞,又过茝若宫去听黄莺唱歌。

黄莺在上林苑中飞鸣而去,但愿他的歌声能与凤笙一起,奏出一曲箫韶之乐。

注释

(1)瀛洲:兴庆宫内的瀛洲门,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

(2)萦烟:烟气缭绕。

(3)绮城:城墙之美称。指兴庆宫东倚长安城墙之夹城。

(4)雕楹:即雕梁画柱。楹,柱子。

(5)间关:鸟鸣声。

(6)镐京:西周的都城。在今西安市。此处代长安。

(7)五云:五色祥云。

(8)紫清:此指天空。

(9)仗:指皇帝出行的仪仗。

(10)玉辇:帝后所乘之辇车。玉辇,美称。

(11)蓬莱:指大明宫内太液池中之蓬莱山。太液池在蓬莱宫之北。见《唐两京城坊考》卷一。

(12)茝若:汉殿名,在未央宫中。

(13)上林:汉代苑林,在长安西北。

(14)箫韶:舜乐。即圣人之乐。

(15)凤笙:笙有十三簧管,排列之形似凤。故云凤笙。

全文拼音版

shìcóngchūnyuànfèngzhàolóngchíliǔchūqīngtīngxīnyīngbǎizhuàn
dōngfēng绿yíngzhōucǎo殿diànhónglóujuéchūnhǎo
chínánliǔbànqīngqīngyíngyānniǎochéng
chuíbǎichǐguàdiāoyíngshàngyǒuhǎoniǎoxiāngmíng
jiānguānzǎochūnfēngqíng
chūnfēngjuǎnyúnqiānménwànjiēchūnshēng
shìshíjūnwángzàigǎojīngyúnchuíhuī耀yàoqīng
zhàngchūjīngōngsuízhuǎntiānhuíniǎnràohuāxíng
shǐxiàngpéngláikànháiguòchǎiruòtīngxīnyīng
xīnyīngfēiràoshànglínyuànyuànxiāosháofèngshēng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

〔两汉〕应玚

朝雁鸣云中,音响一何哀!

问子游何乡?戢翼正徘徊。

言我寒门来,将就衡阳栖。

往春翔北土,今冬客南淮。

远行蒙霜雪,毛羽日摧颓。

常恐伤肌骨,身陨沉黄泥。

简珠堕沙石,何能中自谐。

欲因云雨会,濯羽陵高梯。

良遇不可值,伸眉路何阶。

公子敬爱客,乐饮不知疲。

和颜既已畅,乃肯顾细微。

赠诗见存慰,小子非所宜。

为且极欢情,不醉其无归。

凡百敬尔位,以副饥渴怀。

侍太子坐

〔两汉〕曹植

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凉风飘我身。

清醴盈金觞,肴馔纵横陈。

齐人进奇乐,歌者出西秦。

翩翩我公子,机巧忽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