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画堂晨起》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咏雪词作。此词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清晨雪景,上阕写画堂晨起、帘栊高卷所见雪落庭阶的素洁景象;下阕以"天仙狂醉"的奇想,将漫天飞雪喻为仙人揉碎的白云,想象瑰丽,气韵飞动。全词语言明快,比喻新颖,在"炉烟""玉佩"等精致物象与"狂醉""揉碎"的奔放想象间形成独特张力,展现了李白诗作特有的飘逸风格和超凡想象力。
清平乐·画堂晨起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平乐·画堂晨起》此词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判断应作于李白供奉翰林期间(742-744年)。当时李白常应唐玄宗诏命作宫廷诗词,词中"画堂""炉烟"等意象带有明显的贵族生活痕迹。"天仙狂醉"的狂想既符合李白"谪仙人"的自我定位,也暗含其豪放不羁的个性。作为现存最早的文人词之一,此作体现了诗仙向词体创作的延伸,在词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翻译注释
翻译
清晨堂上刚刚睡起,有人来报雪花飘坠。高卷窗帘看瑞雪飘飞,白色远近迷漫了阶级。
纷扬的气势如炉烟蒸腾,素寒花草挂一身玉佩。该不是天上的神仙狂醉,胡乱把洁白的云彩揉碎。
注释
(1)画堂:华丽的堂舍。
(2)帘栊:窗帘或门帘。栊:窗棂。
(3)佳瑞:瑞雪。
(4)皓色:洁白的颜色。
(5)庭砌:庭阶。
(6)盛气:雪花狂舞的气势。
(7)光引炉烟:那景象好像引发的炉烟。
(8)素草寒生玉佩:白色花草寒光闪闪挂一身玉琨。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金风细细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清平乐·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清平乐·檐前雨罢
檐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
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院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清平乐·雨晴烟晚
雨晴烟晚,绿水新池满。双燕飞来垂柳院,小阁画帘高卷。
黄昏独倚朱阑,西南新月眉弯。砌下落花风起,罗衣特地春寒。
清平乐·宫腰束素
宫腰束素,只怕能轻举。好筑避风台护取,莫遣惊鸿飞去。
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
清平乐·候蛩凄断
候蛩凄断,人语西风岸。月落沙平江似练,望尽芦花无雁。
暗教愁损兰成,可怜夜夜关情。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清平乐·忆梁汾
才听夜雨,便觉秋如许。绕砌蛩螀人不语,有梦转愁无据。
乱山千叠横江,忆君游倦何方。知否小窗红烛。照人此夜凄凉。
清平乐·春宵睡重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
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
清平乐·秋光向晚
秋光向晚,小阁初开宴。林叶殷红犹未遍。雨后青苔满院。
萧娘劝我金卮,殷勤更唱新词。暮去朝来即老,人生不饮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