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独酌二首·其二

〔唐代〕李白

我有紫霞想,缅怀沧州间。

且对一壶酒,澹然万事闲。

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

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

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

作品简介

《春日独酌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李白因贫病来当涂投其族叔李阳冰的第二年(宝应元年,762年)初春。组诗抒写作者对美好春光的爱惜之情,表达了作者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之意。

第二首诗开头说自己原有隐居之意,想象自己对着一壶酒,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接着具体描绘隐居的生活图景:“横琴倚高松,把酒望远山。长空去鸟没,落日孤云还。”这几句满含出世之意,甚似王维的诗境。最后笔锋一转,发出时光易逝、生命苦短的感叹,隐含了理想抱负难以实现的悲情。

创作背景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冬李白因贫病来投当涂令李阳冰,次年初春,病稍好转,起居有能,但终因年老、求仙不得而产生“吾生无依”的孤独。这组诗即创作于此时。詹本云:“第二首云:‘但悲光景晚,宿昔成秋颜。’似中晚年之作。安注系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谓:‘似本年闲居安陆时作。’恐非。”

翻译注释

翻译

我曾有修炼成仙的向往,也缅怀隐居江湖之间。

现在惟有对着面前的这壶酒,淡然万事而落得孤闲。

倚着高松且将弦琴横放,把着酒杯伫望着远山。

飞鸟在长空中飞尽,孤云在落日中回还。

只是悲伤我老衰如同这光景已晚,转眼间已成了凋悴的容颜。

注释

(1)紫霞想:谓升仙。陆机《前缓声歌》:“轻举乘紫霞。”

(2)沧州间:谓隐居江湖。

(3)且:萧本、玉本、郭本、刘本、朱本、严评本、全唐诗本俱作思。

(4)但悲光景晚:悲,萧本、玉本、郭本、刘本、严评本、全唐诗本、王本俱作恐。光:朱本作佳。

(5)宿昔:早晚之意,谓时间短暂。

(6)秋颜:老衰的容颜。

全文拼音版

chūnzhuóèrshǒu··èr
yǒuxiáxiǎngmiǎn怀huáicāngzhōujiān
qiěduìjiǔdànránwànshìxián
héngqíngāosōngjiǔwàngyuǎnshān
chángkōngniǎoluòyúnhuán
dànbēiguāngjǐngwǎn宿chéngqiūyán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春归次金陵

〔唐代〕吴融

春阴漠漠覆江城, 南国归桡趁晚程。

水上驿流初过雨, 树笼堤处不离莺。

迹疏冠盖兼无梦, 地近乡园自有情。

便被东风动离思, 杨花千里雪中行。

春夜即事

〔清代〕曹雪芹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春不雨

〔清代〕王士祯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贱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春日即事二首·其二

〔宋代〕吕本中

病起多情白日迟,强来庭下探花期。

雪消池馆初春后,人倚栏杆欲暮时。

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池边垂柳腰支活,折尽长条为寄谁?

春晚二首

〔宋代〕王令

【其一】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其二】

春来还自有游人,常是春归独念春。

落后见花尤更惜,不知谁忍扫和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