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府赴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以友人赴吏部选官为背景,既表达对人才选拔机制的理想化期许,又暗含对现实政治的深刻观察。开篇“大国置衡镜”以衡器明镜喻科举取士的公正,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化用左思“郁郁涧底松”诗意,批判门阀制度对寒门的压制;后文以“衣工剪绮绣”讽喻选才失当,以“流水遇知音”寄托对友人的期许。全诗在劝勉中交织着对仕途险峻的清醒认知,既见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又显其“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的隐忧,堪称展现盛唐文人仕隐矛盾的代表作。
送杨少府赴选
大国置衡镜,准平天地心。
群贤无邪人,朗鉴穷情深。
吾君咏南风,衮冕弹鸣琴。
时泰多美士,京国会缨簪。
山苗落涧底,幽松出高岑。
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
流水非郑曲,前行遇知音。
衣工剪绮绣,一误伤千金。
何惜刀尺馀,不裁寒女衾。
我非弹冠者,感别但开襟。
空谷无白驹,贤人岂悲吟。
大道安弃物,时来或招寻。
尔见山吏部,当应无陆沉。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送杨少府赴选》此诗约作于开元后期(公元730年左右),时李白初入长安求仕未果,正值唐朝科举制度兴盛而门第观念仍存的时期。诗中“山吏部”暗指晋代山涛,其主持吏部选官时“举无失才”,李白借此讽喻当时选官体制。杨少府赴选的“少府”为县尉别称,反映唐代士人通过吏部铨选调任的仕途路径。诗中“寒女衾”“刀尺馀”等意象,既暗含李白自身“遍干诸侯”却不得重用的遭遇,亦映射张九龄罢相后贤才遭弃的政治现实,展现诗人对科举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深刻反思。
翻译注释
翻译
我唐朝是天下泱泱大国,人才选拔有很公允的标准如明镜悬天,公平核准天地良心。
朝廷群贤聚集,没有邪心坏肠之人,明鉴民情,深入民心。
当今皇上具有穿华服,咏《南风》,弹鸣琴无为而天下大治的美德。
天下太平,高手云集,你这次有幸与他们共聚京国长安与高官会晤。
现如今是贤哲上庸者下,是小草就落涧底,是幽松就出高山顶。
夫子你有才华突出,你的上司像得到宝玉一样得到了你。
你如高山流水一样高洁,并非那些靡靡之音可比,尽管前行,一定可以找到知音。
官场一定要谨慎,犹如服装设计师设计华美礼服,一不小心,损失惨重,何止千金?
不过有机会也给我美言几句,用那些剩下的布料为寒女缝制几件衣服。
我不是那种结党营私之人,因为我们要分别了,所以敞开心扉说几句。
现如今朝廷开明公正,没有贤哲骑白马逃回深山隐居,用不着太伤心。
大道公允,不会舍弃贤人,时来运转之时,也许我也会被招寻。
等到你见人事部长官的那天,天下应当再无贤人隐居了,你一定会推举我李白的。
注释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送别
昨夜离心正郁陶,三更白露西风高。
萤飞木落何淅沥,此时梦见西归客。
曙钟寥亮三四声,东邻嘶马使人惊。
揽衣出户一相送,唯见归云纵复横。
送李亿东归
黄山远隔秦树,紫禁斜通渭城。
别路青青柳弱,前溪漠漠苔生。
和风澹荡归客,落月殷勤早莺。
灞上金樽未饮,燕歌已有馀声。
送别王宣城
发郢流楚思,涉淇兴卫情。
既逢青春献,复值白苹生。
广望周千里,江郊蔼微明。
举爵自惆怅,歌管为谁清。
颍阴腾前藻,淮阳流昔声。
树道慕高华,属路伫深馨。
送杜审言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送谢武选少安犒师固原因还蜀会兄葬
天书早下促星轺,二月关河冻欲消。
白首应怜班定远,黄金先赐霍嫖姚。
秦云晓渡三川水,蜀道春通万里桥。
一对郫筒肠欲断,鹘鸰原上草萧萧。
送杨山人归嵩山
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
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
尔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
岁晚或相访,青天骑白龙。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对酒寂不语,怅然悲送君。
明时未得用,白首徒攻文。
泽国从一官,沧波几千里。
群公满天阙,独去过淮水。
旧家富春渚,尝忆卧江楼。
自闻君欲行,频望南徐州。
穷巷独闭门,寒灯静深屋。
北风吹微雪,抱被肯同宿。
君行到京口,正是桃花时。
舟中饶孤兴,湖上多新诗。
潜虬且深蟠,黄鹄举未晚。
惜君青云器,努力加餐饭。
送杨中丞和蕃
锦车登陇日,边草正萋萋。
旧好寻君长,新愁听鼓鼙。
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
汉垒今犹在,遥知路不迷。
送别得书字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书。
送舅氏野夫之宣城二首·其二
试说宣城郡,停杯且细听。
晚楼明宛水,春骑簇昭亭。
䆉稏丰圩户,桁杨卧讼庭。
谢公歌舞处,时对换鹅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