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七言绝句,以壮阔的笔触描绘长江穿越天门山的奇险景象。首句"中断"二字如斧劈山峦,展现自然伟力;次句"碧水回旋"的动态描写暗含地理特征(天门山位于今安徽当涂);后两句"青山相对"与"孤帆日边"构成空间上的远近呼应,在雄浑中注入飘逸之气。全诗将山水形胜与行旅情怀熔于一炉,典型体现李白诗歌"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浪漫主义风格。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望天门山》此诗作于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初出蜀地、沿江东下时。年轻诗人面对天门山(今安徽芜湖与和县间的东梁山、西梁山)的天然门户,以"中断""相对出"的拟人化描写,寄托其征服自然的豪情。作品突破六朝山水诗的静态摹写,开创了"山水与诗人共舞"的新境界,其"孤帆日边"的意象成为后世画家钟爱的题材。
翻译注释
翻译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注释
(1)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2)楚江: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当涂在战国时期属楚国,故流经此地的长江称楚江。
(3)开:劈开,断开。
(4)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一作「至北」。
(5)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6)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7)出:突出,出现。
(8)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彷彿来自日边。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相关推荐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雪梅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