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主簿草堂赋大雨》是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文学家、诗人元好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对鸣噪的青蛙、急飞的雨箭、遮天蔽地的水幕、腾涌万里的风云、瑰丽的长虹以及雨后的斜日等气魄宏劲的美景的描写,既表现了诗人雄奇旷达的胸怀,也传达出忧国忧民之士的时代哀音。全诗笔法夸张,并列递进,转承自然。
张主簿草堂赋大雨
淅树蛙鸣告雨期,忽惊银箭四山飞。
长江大浪欲横溃,厚地高天如合围。
万里风云开伟观,百年毛发凛余威。
长虹一出林光动,寂历村墟空落晖。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金哀宗正大五年(1228),元好问任河南内乡县令时,曾在该县张主簿家中偶遇暴雨。兴之所至,一挥而就写下《张主簿草堂赋大雨》该诗。
翻译注释
翻译
疾风叩打着沙沙树叶,蛙噪预告着大雨临期,猛然间惊见雨如银箭,向着那四山急泻疾飞。
绵长江河的滔天大浪,凶横地想要冲决坝堤,厚重的大地高远的天空,像是把世界紧紧包围。
腾涌万里的风云,向人展开了宏伟的景象,饱经忧患的诗人,毛发战栗在暴雨的馀威。
长虹一挂在清朗的天际,流溢的林光便闪动不已,在寂静空旷的村庄内外,空剩下一片落日的余辉。
注释
(1)张主簿:即内乡县主簿,实指何人不详。主簿:官职名,在县中掌典文书,办理事务。
(2)淅树:被风吹得叶子沙沙作响的树木。
(3)蛙鸣:天将下雨时,青蛙常叫得特别起劲,因此人们可据此预知下雨。
(4)银箭:形容雨点急骤,望去像银白色的飞箭。
(5)横溃:凶暴地冲溃(堤坝)。横:粗暴,不由正道。
(6)合围:从不同方向包围起来。
(7)伟观:宏伟的景象。
(8)百年:代指人生,也是指久经忧患的诗人自己。
(9)凛余威:即凛于馀威。意思是在暴雨的馀威中战栗。凛:畏惧,害怕。
(10)林光:闪烁在树林绿叶间的光华。
(11)寂历:寂静、空旷。
(12)空:只有。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元好问的诗
相关推荐
拨不断·自叹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时了?
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
沁园春·卢蒲江席上时有新第宗室
一剑横空,飞过洞庭,又为此来。有汝阳琎者,唱名殿陛;玉川公子,开宴尊罍。四举无成,十年不调,大宋神仙刘秀才。如何好?将百千万事,付两三杯。
未尝戚戚于怀。问自古英雄安在哉?任钱塘江上,潮生潮落;姑苏台畔,花谢花开。盗号书生,强名举子,未老雪从头上催。谁羡汝、拥三千珠履,十二金钗!
半山春晚即事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每小息,杖屦或幽寻。
惟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满庭芳·堠雪翻鸦
堠雪翻鸦,河冰跃马,惊风吹度龙堆。阴磷夜泣,此景总堪悲。待向中宵起舞,无人处、那有村鸡。只应是,金笳暗拍,一样泪沾衣。
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叹纷纷蛮触,回首成非。剩得几行青史,斜阳下、断碣残碑。年华共,混同江水,流去几时回。
奉试明堂火珠
正位开重屋,凌空出火珠。
夜来双月满,曙后一星孤。
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
遥知太平代,国宝在名都。
题明王打球图
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沉醉打球回。
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
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临江仙·直自凤凰城破后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
过旧宅二首·其二
金舆巡白水,玉辇驻新丰。
纽落藤披架,花残菊破丛。
叶铺荒草蔓,流竭半池空。
纫佩兰凋径,舒圭叶剪桐。
昔地一蕃内,今宅九围中。
架海波澄镜,韬戈器反农。
八表文同轨,无劳歌大风。
望江南·江南柳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嫌枝嫩不胜吟。留著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阶上簸钱阶下走,恁时相见早留心。何况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