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是杜甫以白描手法记录蜀地雨季的五言律诗,在寻常气象中寄寓身世之感。首联"犀浦道"(成都西郊)与"熟黄梅"的物候点明地理特征;颔联"湛湛长江"与"冥冥细雨"的远近对照,构建出朦胧的雨幕空间;颈联"茅茨易湿"的窘迫与"云雾难开"的压抑,暗示诗人流寓的生存困境;尾联"蛟龙喜"的奇幻想象,将自然现象转化为精神世界的骚动。全诗以"密难开—疏易湿"的辩证结构,展现杜甫晚期诗歌"于细微处见乾坤"的艺术造诣。
梅雨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梅雨》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年)夏,杜甫居成都草堂时。"南京"指成都(玄宗幸蜀时改称),诗中"蛟龙"既写锦江汛情,亦暗喻当时蜀地崔旰之乱的动荡时局。在"云雾难开"的粘滞感中,渗透着诗人对"致君尧舜"理想愈发渺茫的生命体悟。
翻译注释
翻译
成都有个犀浦镇,只是一个十分繁荣,富强的大镇。我正巧在四月路经此地,看到了这里美丽的景色。满树的黄梅已经成熟。
深而清的河水向长江流去,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打湿了茅草盖的屋顶,山间云雾弥漫,田间有春水浇灌。
河中仿佛整日有蛟龙在嬉戏,形成一个个漩涡达到河岸又返回来。
注释
(1)南京:明皇幸蜀还,改成都为南京。
(2)犀浦道:属成都府,杜甫宅其地,治所在今郫县犀浦镇。安史之乱,唐玄宗避蜀,因定成都为南京,实未进驻。犀浦道:一作“西浦道”。
(3)湛湛:水深而清。一作“黤黤”。
(4)冥冥:昏暗。
(5)盘涡:急水漩涡。
全文拼音版
作者介绍
杜甫的诗
相关推荐
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梅花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东君正主张。
梅花九首·其一
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
梅花绝句二首·其二
幽谷那堪更北枝,年年自分著花迟。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花落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
【其一】
殷勤移植地,曲槛小阑边。
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
阻风开步障,乘月溉寒泉。
谁料花前后,蛾眉却不全。
【其二】
失却烟花主,东君自不知。
清香更何用,犹发去年枝。
梅
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梅花二十首·其九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馀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梅花九首·其五
云雾为屏雪作宫,尘埃无路可能通。
春风未动枝先觉,夜月初来树欲空。
翠袖佳人依竹下,白衣宰相在山中。
寂寥此地君休怨,回首名园尽棘丛。
梅花九首·其九
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
不共人言唯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
歌残别院烧灯夜,妆罢深宫览镜时。
旧梦已随流水远,山窗聊复伴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