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鱼过河泣

〔唐代〕李白

白龙改常服,偶被豫且制。

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

作书报鲸鲵,勿恃风涛势。

涛落归泥沙,翻遭蝼蚁噬。

万乘慎出入,柏人以为识。

作品简介

《枯鱼过河泣》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意在劝诫君王当慎于微服出行。其中“万乘慎出入”句为诗歌意旨所在。全诗篇幅短小而多处用典,举白龙化鱼、鲸鲵失水为喻,言天子当慎出入;举汉高祖刘邦于柏人警惕免祸为例,以正面告诫。

创作背景

《枯鱼过河泣》此诗可能作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后期。唐玄宗在天宝后期常幸杨氏姊妹家,李白此诗似为此而作,有微讽之意。

翻译注释

翻译

白龙改换常服,化为凡鱼,却被渔人豫且偶然射中。

谁让你变为凡鱼呢?告到天帝那里也是徒然。

同时我也要给鲸鲵写封信,告诉它不要故仗风涛之势兴风作浪。

一旦风息涛落,就可能搁浅泥沙之中,反为蝼蚁所噬。

万乘之尊出入一定要慎重啊,要以汉高祖过“柏人”之事中吸取教训。

注释

(1)豫且:春秋时宋国渔人。

(2)鲸鲵:大鱼。雄曰鲸,雌曰鲵。古时比喻不义之人。

(3)恃:依仗。

(4)翻:反而,副词。

(5)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薄弱地位很低的人。

(6)噬:咬。

(7)万乘:指代君王。乘,四匹马拉的战车。

(8)识:一作“诫”。

全文拼音版

guò
báilónggǎichángǒubèiqiězhì
shuí使shǐěrwèiláotiān
zuòshūbàojīngshìfēngtāoshì
tāoluòguīshāfānzāolóushì
wànshèngshènchūbǎirénwèishí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豪放飘逸,想象奇绝,代表作有《将进酒》《蜀道难》《静夜思》等。他一生漫游天下,纵情诗酒,追求自由,曾供奉翰林但遭谗离职。晚年因永王案流放夜郎,遇赦后卒于当涂。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

李白的诗

相关推荐

念奴娇·天南地北

〔元代〕施耐庵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体态,薄幸如何消得?

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 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连八九,只待金鸡消息。 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 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宋代〕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蝶恋花·衰柳

〔清代〕王夫之

为问西风因底怨?百转千回,苦要情丝断。叶叶飘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远。

阵阵寒鸦飞影乱。总趁斜阳,谁肯还留恋?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代〕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越州赵公救灾记

〔宋代〕曾巩

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知越州赵公,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馀人以告。故事,岁廪穷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馀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流亡也,于城市郊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官粟,得五万二千馀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成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是时旱疫被吴越,民饥馑疾疠,死者殆半,灾未有巨于此也。天子东向忧劳,州县推布上恩,人人尽其力。公所拊循,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沴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民病而后图之,与夫先事而为计者,则有间矣;不习而有为,与夫素得之者,则有间矣。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半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科条可不待顷而具,则公之泽岂小且近乎!

公元丰二年以大学士加太子保致仕,家于衢。其直道正行在于朝廷,岂弟之实在于身者,此不著。著其荒政可师者,以为《越州赵公救灾记》云。

楚人养狙

〔明代〕刘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众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

曰:“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俟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浣溪沙·荷花

〔宋代〕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